九零胡同养娃记 第366节 (第1/3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范晓娟说:“那是花胶。”

是林母从香港带过来的,有好几种,据说都是大补气血的,四姐很会煲汤,她在这里的时候换着花样的煲汤,还要逼着张烨喝,南方人炖汤喜欢放很多药物,还喜欢放蜜枣弄得甜甜的,张烨不喜欢咸咸甜甜的味道,每次都是捏着鼻子才能喝进去。

四姐就觉得张烨不够尊重她。

她煲汤的水准可是一流的。

于是四姐整天打电话跟林母告状,张烨每天跟林淼告状,两人搞得不可开交。

可最后四姐走了,补药却留下来了,育儿嫂用老母鸡炖花胶汤,味道还不错,张烨每天喝上一大碗,皮肤也确实好了很多,给秦星辰天天也喝这个,小孩最近咳嗽都不咳了。

就这样过了几天,范晓娟买了些东西上去找张烨,张烨看上去就是一副很苦恼的样子。

“唐姐跟珍姐也有矛盾。”张烨说:“家里有人就是这样的,她们帮我做家务,可是也让我闹心。”

唐姐是育儿嫂,就是从陈美华那里找来的。

珍姐是原来的钟点工,后来因为张烨怀孕了,就留珍姐在家里做饭,张烨的嘴巴吃珍姐做的饭,自然觉得她的水平马马虎虎,她还是更喜欢吃育儿嫂唐姐做出来的。

于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珍姐觉得地位受到了威胁,于是总跟唐姐过不去。

最近还来打小报告,说唐姐拿张烨的花胶。

那玩意儿看着跟鞋拔子一样,据说还挺值钱,沿海一带的人都吃,可不就是鱼泡泡吗,说是一斤好几百,贵一点的要几千块,林母买来的都是很好的台山赤嘴、印尼白花和越南蜘蛛胶,一个是给产妇补气血的,一个是给女人补胶原蛋白的,还有一个是给人止咳用的,都是几千块钱一斤的好花胶。

最近唐姐总炖老母鸡汤,一片两片的往里面放,张烨是吃了以后皮肤白皙细腻了很多,包括胃病和头晕的毛病都缓解了不少,她自然知道这都是好东西。

要说唐姐偷东西,起初张烨是不信的。

但是那一包花胶越来越少。

就算是每天吃,都不会少的这么快吧。

张烨有些发愁:“这孩子我带不来,咱们现在养娇气了,也不像以前了,之前我带着睡一夜,第二天早上眼圈都乌青的,要不是这样真不想家里请两个人。”

育儿嫂只管孩子,家里还必须有人做家务。

三个女人一台戏,家里这么几个女人杵着,不出问题才怪。

范晓娟喝了一口老母鸡汤,觉得唐姐这煲汤水平确实不错,南方那些奇奇怪怪的汤料她确实吃不来,这样就挺好,她把汤碗放下:“这事儿你别急,咱们好好留意一下,也不能冤枉了谁,也不能让人家白拿走了东西。”

可惜现在没有监控摄像头这种玩意儿,抓贼抓脏,珍姐空口白牙的,乱说也没人知道。

张烨也说:“是呢,我也是这样想。”

其实她之前还想着把其中一个辞掉,家里请钟点工搞搞卫生就行,她自己马上要去上班,也可以让育儿嫂在家里带孩子,她一个人带孩子实在是空不出手来,要店里给她送点吃的过来也很方便,何必要请人做饭呢。

刚跟林淼提了这事儿,就出了珍姐告状这种事。

张烨到底也是混了这么多年的,看人眼光不会差,能做事的人,一般人品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对珍姐的话再三斟酌。

范晓娟又跟张烨说起孩子给内蒙的小孩寄书的事情。

“没想到她还坚持下来了,当当还经常给那小孩写信。”范晓娟把去草原玩的过程跟张烨讲了:“那边人有钱,每家几千头的牲口,就是有钱都没地方花,乡政府有个小学,但是老师估计是要挑起几个年纪的教学任务,一个孩子每天就上两堂课。”

一堂语文,一堂数学。

再多也没有师资了。

“真有爱心,我家里也有一些书,可以寄给他们。”韩佳栋小时候的书堆在那里,还没扔呢,不过早就不看了,在她这里就是废品,如果捐给有需要的人,那是再好也不过了。

两人说了一会儿这,见到唐姐敲门进来:“张总,京京要睡午觉啦。”

张烨看了一眼时间,是到小儿子睡午觉的点了,亲了亲他的小脸蛋:“去睡觉吧。”

小孩离开了妈妈的怀抱,象征性的哭了几声。

可能是困了,一出门就不出声了。

京京这么大的孩子,已经很喜欢新鲜的事儿了,有秦星辰这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