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求皇上赐婚 (第1/2页)

唐正摇头,回道:“这个……儿臣也不清楚,不过秦枫跟她娘子,确实都是奇人。”

唐文远微微笑了笑,“舞风如此奇特,想来应该是异国人士了。传朕旨意,赏银百两。另外,就让大家以中秋为题,开始作诗吧。”

其实唐文远对于欧阳月桐,倒是蛮欣赏的。

当然,仅仅是限于欣赏。

他也算是明君嘛,不至于昏庸到那种地步,见你媳妇长的漂亮,非要占为己有。

唐正吩咐下去,负责这次中秋诗会的主持人就上到台上说了。

今晚,大家以中秋为题,各自赋诗。

取得头筹的,赏银一千两。

中秋诗会不像别的,主要是图个高兴,也没那么严谨。

有谁想出来,直接起身吟出来。

如果你觉得自己比他的好,便再站起来吟你的诗。

大家都是文人,谁做的诗好,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

欧阳月桐得了唐文远的赏赐,心里面自然很高兴。主要是她把唐君如给比下去了。

让心里的醋意稍稍地得到了一些缓解。

至于作诗,欧阳月桐就不去凑热闹了。

虽说她跟秦枫一样,随随便便念出来那么一两句关于中秋的诗词,就能被当做千古佳句。

不过这个风头,还是留给秦枫好了。

现在好歹也是个知府,文采方面还是要有的。

当然,除非是唐君如也站出来作诗,那样的话,欧阳月桐肯定非要折腾出几句千古名句来。

大家纷纷讨论了一会儿,便有位公子站起来吟诗了。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文远闭着眼睛,细细品味,品诗对于读书人来说,是一种享受。就像喜欢听歌的人,听到好的音乐一样。

品完后,微微点头,评论道:“诗虽好,但过于冷清了……”

接下里又是有人站出来,吟了一首。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唐文远依旧细细品味,一连品了十几首诗词,虽然都挺不错,但是还没有一首能够让唐文远觉得,算是佳作的。

他是皇帝嘛,从小就通读各种书籍,在诗词上面的造诣,自然非常之高了。

到最后,唐正也作了一首诗,依然没能够让唐文远特别满意。

今晚众位才子佳人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绝妙。

到现在都没有选出来更好的,要怪只能怪唐文远要求太高了。

秦枫本来是不想凑这份热闹的,一千两的赏银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况且,自己记的那些诗,也不是自己做的。

拿别人做的诗,对其他人未免有点儿不公平。

结果宁寒溪想到秦枫会作诗,便开口说道:“公子才学不浅,为何不做一首呢。”

欧阳月桐嬉皮笑脸的看了秦枫一眼,是啊,才学当真不浅呢,肚子里面装着诗仙诗圣呢。

秦枫笑着摆了摆手,“今晚有这么多才子佳人在此,我就不卖弄了。”

本来打算就这样算了,唐正忽然跑过来,说道:“秦贤弟,你怎么半天没动静呢,我可是等你作诗,等半天了。”

秦枫尴尬的笑了笑,心知没法再推辞,摇头说道:“诗没想好,词倒是想了篇。”

“哦?快念来听听。”

于是秦枫站起来清了清嗓子,把苏轼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吟诵了出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首词念完,大家沉默了片刻,然后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

唐文远又念叨了两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仿佛想起了什么事情,轻轻叹了口气。

秦枫得第一,似乎是没什么悬念了。

因为他在念完这首词以后,便再也没有人站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