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部分 (第1/4页)

“金钟铭先生的话一定没问题的。”立即有记者在旁边接应了起来,话说,韩国对学历的看重不是一般二般,而经历了很多学历风波后,大家对此也越发慎重起来,所以这时候双方都只能如此问答而已。

“冒昧的问一句,金钟铭先生的论文主题是什么?”这也是必须要问得问题,无论是谁会去都要提一笔的。

“是关于东西方贵族礼仪起源的一篇论文,核心论题就是讨论这些看似代表着修养的礼仪和战争的延伸关系。”金钟铭大概的讲了一句,就没准备多说。“过两天如果老师认可的话应该就会公示了,到时候可以在网上查阅……天这么热,你们来这里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我还有事要去公司……咱们尽快吧!”

“是这样的。”有记者毫不犹豫的就接上了话茬。“我想知道金钟铭先生怎么看待自己公司三部电影的票房差距。随着上映时间的延续,虽然才十来天左右,可三部广受好评且同时上映的电影如今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票房阶梯……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提前有所预料吗?而且对这三部电影的最终票房有什么预估吗?”

“这个确实是老早预料到的。”金钟铭点了点头。“三部电影同时上映,又是类似的题材,那么有些决定票房的特殊因素很容易就会显现出来……”

“这个特殊因素指什么呢?”

“是指给人以希望的大小。”金钟铭坦然答道。“《辩护人》的结局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希望,而且所有人都明白它的真正结局是什么,那就是用不了多久电影里的强权就会被主角原型的那批人所击败。所以,大家看辩护人的时候是可以享受纯粹的感动的,无论是谁都乐意重复观影,并且无论是谁在眼前的热度下也愿意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可是同样的道理来到《断箭》这里就弱化了不少,虽然电影最后给了一个乐观的结局,然而电影中强权到结尾都依然在现实中存在并侵犯着大众的权益,这也是不可否认的。这样的话,大家看这部电影就会心情沉重不少。至于《熔炉》……说实话,这部电影的主题满满都是绝望……观众看了一遍绝对不会想看第二遍,看完了也不会愿意向身边的人推荐去看这部电影。所以……”说到这里,金钟铭顿了一顿。“现在票房差距几乎是一种理所当然的结果,我和老师还有宋康昊前辈也都早有预料……至于最终票房嘛,我们参考了上映后口碑和现在的票房后也有了大致的估计《熔炉》的观影人次是400万左右,《断箭》600万左右,《辩护人》800万左右!”

“原来如此。”记者们纷纷点头,这种解释和预测都还是蛮有说服力的。

“那我想问金钟铭先生另一个问题。”突然间,一名年轻记者迫不及待的开口了。“电影现在的票房是理所当然的结果,那请问您对昨天流产的首尔市免费午餐公投如何看待?这也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吗?”

金钟铭瞥了一眼对方胸前的标志,赫然是《东亚日报》,心里立即明白了几分,于是马上摇了摇头:“我……不想讨论政治。”

“可是……你们cube的三部电影明显都是抨击韩国司法体系的,而且明里暗里嘲讽政治人物掌权即**……更何况,这一次三部电影一起上映,很明显是被两派政治人物的博弈逼出来的呐喊吧?”《东亚日报》的记者明显有备而来,所以金钟铭不配合他也自说自话了起来。“《熔炉》的上映完全是保守派为了攻击皿煮派而搞出来的武器,《辩护人》则是皿煮派自我保护的盾牌,这种情况下,金钟铭先生、安圣基先生、宋康昊先生难道不是为了维护电影人的尊严不得已才并肩站在一起的吗?然后又有电影的艺术性和现实的残酷性狠狠的回击了那些政客……为此,还招致了司法系统的恶劣报复。”

“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金钟铭似笑非笑的盯住了对方。“反正我没说。至于什么司法系统的报复……国税厅和检察厅不是说了吗,是对所有涉外的娱乐经纪公司进行普查……突袭了这么多公司,就只有s。m公司被查出来了两百万美元的漏税,我们cube和大多数公司一样都没有问题,要说报复,没有这种报复吧?”

不过,哪怕是明白白被呛了回去,可这个记者却依旧像吃错了药一样说个不停,很显然,《东亚日报》这应该是准备借金钟铭名头说自己的话了。周围的记者见状也都不大好插嘴,因为他们个个都不大敢得罪《东亚日报》,。而金钟铭呢,一来心里一清二楚,知道是怎么回事,二来更兼身边这么多记者见证着呢,他倒也有恃无恐。所以,也就由着这厮表演。

就这样,等这位《东亚日报》的记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