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车商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末日边缘

探索版五十万夏元,领航版七十万夏元,年号版一百五十万夏元。 这个售价,不仅击穿了比亚蒂以前的车主,让他们都成为了刺猬,还击穿了一众大夏新能源车企的高层。 小朋汽车的董事长李晓朋,原本还左手支着下巴,目光沉思的看着比亚蒂的直播间。 在听到王川符公布售价,以及Xim系列新能源车的具体数据之后,之前的精英人设一扫而去,取而代之的是长达数秒的呆滞,然后是—— “五十万,谁给你的勇气啊?九州科技吗?他们到底做了什么合作?!承诺了什么商业啊?! 五十万?今年卖五十万,明年降价,后年技术下降到三十万价格区间的新能源车…… 综合续航两三千公里,有九州科技的智驾技术,还有其他黑科技一般的技术,三十万…… 你们有没有想过二十万级?还有二手车市场该怎么办?我们这些新势力该怎么办?!” 想着想着,小朋汽车的董事长李晓朋突然抖擞了一下肩膀,嘴巴张开,在助理和几位董事的关切目光下,声音颤抖道:“他们想做什么?统一大夏新能源车市场吗?洪武,真要做明洪武大帝?他们,他们怎么敢的啊?!” 如果不是场合原因,或许这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小朋汽车董事长恐怕已经瘫坐在地。 除了小朋汽车的董事长之外,正在看现场直播的夏为科技公司总裁于程东、零跑汽车高层、理想汽车高层……等一众大夏新能源汽车的高层,无一不是大惊失色。 现在大家都还在冲击全球市场,甚至已经在大夏内部市场开始跑马圈地的时候,比亚蒂联合九州科技弄出来的这一个新车,基本上就是在“碾压”五十万以上的新能源车。 造车,都有一个高端梦。 没有哪一家企业愿意一直做低端,因为中低端市场的利润率不高,在供应链体系当中虽然话语权不小,但经受不住大风大浪,一旦企业技术跟不上时代,很快就会被市场抛弃。 五十万到一百万区间这个中高端价位的市场,就是所有大夏新能源车企以及全球其他车企品牌都在竞争的核心品牌市场。 于程东咬得后槽牙都有些咯吱咯吱响声。 他看着屏幕上的这台大五座SUV,就像是看到了这辈子最大的仇人一样。 当然,每当直播间摄影师将顾青与王川符的身影拍摄到直播间画面的时候,他不仅咬牙切齿,还有些精神恍惚。 因为当年比亚蒂也曾找寻过他们夏为科技,想着和他们夏为科技公司合作研发智驾技术。 结果几年时光过去,比亚蒂从博视升级到了自研智驾技术,然后又开始与九州科技合作。 呼…… 强迫着自己进行深呼吸。 于程东的脸色却是越发难看。 他现在心中还有个想法,那就是当初应该花天价,把九州科技收购! 可惜千金难买早知道。 而且比他还要心情抑郁的人,大有人在。 大米集团将资源梭哈到了自家董事长雷俊的“最后创业”大米汽车上。 结果车子一出来,虽然在市场上获得了一些讨论,但是真正购车的用户却不多。 而现在,看到比亚蒂与九州科技合作之后,雷俊眼神中也产生了一些犹豫。 是不是应该趁着现在大米汽车还算金融市场的宠儿,再多卖一点股份出去? 不然以后大米汽车卖不出去,研发投资的费用都收不回来的时候,再想卖出现在的价格,那就太难了。 比亚蒂,新能源车领域的大哥大。 九州科技,蓝星科技制造企业的无冕之王。 两者一经联手,给市场抛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顾青在现场,并没有太过主动配合这些车友和游客们的互动。 这里不是他的主舞台,虽然Xim新能源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在他的控制下,但他并不是主角。 尽管如此,顾青的表情还是一直在许多人的注视之中。 不论是比亚蒂的车友,还是那些自媒体博主,在激动之余,其实内心也有些悸动和担忧。 现在大夏新能源车才开始大步前进,在其他国家市场销售,比亚蒂与九州科技联合创建公司,并且还上市这种跨时代的革命性产品,大夏自主品牌的其他车企该如何存活? 或者说,Xim系列新能源车还是会遵循优质但限量的销售方案? 如果真像比亚蒂的王董事长所说的那样,量大管饱的话,恐怕新能源汽车市场又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王川符发不完价格,讲了一些革新科技之后,很果断的宣布发布会结束,并没有让主持人进场继续讲一些让游客们听研发的客套话。 发布会结束后,在王川符的亲自陪伴下,顾青与Xim系列新能源车进行了合影,并且试乘坐体验了一下自家公司出品的航天座椅,和现场的车友们互动了十分钟,然后就通过工作人员通道,走到了比亚蒂的仰望展厅,对这次展出的第二代仰望U8/U9进行参观。 毕竟是为了将朋友做多,来都来了,他自然也不可能就在Xim系列的展厅呆着。 如果这一次没有Xim系列新能源的参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