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先发制人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崔管家会老将事情禀报给崔家家主的时候,不但被狠狠的责罚了一番,还被家主臭骂了一顿。 至于为什么,崔管家也是事后才反应过来的。 皇家年轻一辈的,自己虽然不敢说全部见过,但也知道个七七八八。 而与楚默年纪相仿的,不是说没有,但那几个自己都是见过的。 此时的他也回过神来,楚默从始至终都没有表露过自己的身份,自己和几个仆从也都是因为他身边的那个小厮的几句话,而将其误认为是皇家之人。 难怪家主会这样辱骂和责罚自己。 事后,崔管家虽然想清楚了其中的道道,也准备派人去查清楚楚默的底细。 可是,自己的人还未派出去,这个该死的冒牌货又主动上门了。 看着崔管家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楚默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再看看那周围的护卫家丁。 他相信,自己如果想要逃跑的话,估计都出不了这个大院。 深吸一口气,楚默越过李贞,一下子冲到了崔管家面前。 然后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一个断子绝孙脚,先命中崔管家兄弟的老巢。 然后趁着崔管家抱着自家兄弟痛哭流涕的时候,又是一脚踹在了他的下巴处,直接让他的两排牙齿与自己的舌头来了个亲密接触,暂时失去了言语能力,只剩下哀嚎。 接着,便随意的踢打了起来。 边打,嘴里还骂骂咧咧的:“你这狗材,还敢在本大爷面前出现,看本大爷不打的你连人都做不成。” 周围的家丁护卫们这才反应过来,呼啦一下冲了过来,将楚默拦到一旁。 这些家丁护卫不知道楚默的来头,没敢动粗。 能在崔家大院,这么嚣张的殴打崔管家的不是没有,但也绝对不是他们这些下人可以得罪的。 所以,在将事情弄明白之前,这些家丁护卫还是不敢有所动作的,反正家主就在里面,一切听由家主发落。 崔家家主崔徵原本一直住在清河郡,前段时间因为关中大旱,担心朝局不稳,这才来到长安主持大局。 (注:隋朝开皇初年,清河郡被废,大业及唐朝天宝、至德时又改贝州为清河郡。作者菌担心以后搞混了,就直接将其写成清河郡了,本书是架空,请勿与真实历史对照) 原本这以为崔家家大业大,仓库中有大量存粮,一个小小的旱灾,不但不会对崔家有所打击,甚至还能凭借着卖粮,大挣一笔。 但没想到,他来到长安之后,听到崔家长安主事崔浩所说,那些粮食,早在半个多月前,就被一个不知名的粮商尽数购买。 崔浩的做法如果换作平时,当然是可行的,甚至还能为其加分不少。 因为谁都知道,新粮即将上市,陈粮肯定价格大跌。 这个时候将即将变成陈粮的粮食全部按照市场价卖出,肯定是笔好买卖。 但谁能知道,刚将粮食卖出去没几天,就传来关中大旱的消息。 而崔浩卖粮的时间,比消息传出的时间还早了几天。 所以,尽管崔徵心中恼恨,但却无法责罚崔浩。 但最令崔徵愤恨的是,崔浩不仅仅卖光了粮仓内的存储,就连家中的存粮,也买了不少。 而现在家中的存粮,连日常消耗都维持不了。 派人想要从别处调粮,不说路上到处都是灾民,没有大批的护卫押运,这些粮食就是给灾民白送。 即使求助朝廷派兵护送,那也需要时间,短期内根本就运不过来不说,就算运过来了,但要卖多少价格? 卖的贵了,朝廷绝对会有意见,人家派的官兵给你送粮,你却来发国难财? 就算朝廷不管,自己也顺利的将粮食运到长安。 但李二那小子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段时间,大批的百姓饿死? 他肯定也会从各地加紧调拨粮食,到时候谁先到都不一定。 而现在长安城中,除了那些小型粮铺还有一些存粮外,其余稍微大些的粮铺粮食,早就被收购一空。 所以,这才有了旱情刚爆发,粮食的价格就一天几变的结果。 眼看着这么好的一个发财机会,却因崔浩这瘪犊子的贪心而错失了,崔徵就是火冒三丈,但又无法惩罚崔浩。 所以,之前知道崔管家在城外被人哄骗讹诈之后,这才狠狠地在其身上发泄了一通。 而刚才,李靖家的那个喜欢男扮女装的假小子递来拜帖说有要事想和自己商量。 崔徵虽然心中不屑,但李靖的面子还是要给几分的,于是便让人将其带到大厅。 只不过,这客人还没到来,门外就先响起了打骂惨嚎的声音。 而且,听那惨嚎之人,貌似还是自己刚刚责罚过得崔管家。 自己没有说要打他啊,只是罚了些银钱而已,难道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想到这,崔徵就怒气冲冲的走了出来。 一出门,就看到楚默被几个家丁和护卫拉到了一旁。 而地上的崔管家,面如猪肝,身子弯的跟只虾米似的,正抱着自家小弟的房子在哪哭嚎。 崔徵的第一反应不是上去询问崔管家的伤势,他首先想到的是:岂有此理,成和体统,你身为崔家管家,竟然当众丢了崔家 颜面,看来,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