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二) (第2/2页)

……只是我隐隐有些担忧。您不曾相信基督吧?若是这样,便好。若您相信,却还是让新原君赴死,那我在下面怕是也不得安宁。”

“我已经有所后悔。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做了错事合该赎罪,只是希望您放宽心。”

“再见,我一厢情愿的朋友。”

荻原死了。

然而我的心情却并没有那般大快人心。

这件事是他挑起来的,可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他到底是出于一片诚挚之心,只是走了错路。

一个能为虚构的人物发自内心流泪、痛心的人又能坏到哪里?倘若此世并非彼世,我们说不定真会如他所说,成为很好的朋友。

况且,他最后又是为了救我、救镜花,阴差阳错献出了生命。我摸了摸肩膀,仿佛仍能感受到他温热的血液和滚烫的泪水。

罗生门从恶徒走向人,又从人走向强盗。

而荻原君的所作所为和罗生门的故事恰恰相反。

我想写点什么,也该写点什么。

正好前几天在备忘录里记了不少灵感,如今正好拿来一用。

本来打算直接化用今昔物语,不过眼下我倒是起了别的念头。

【据说唐朝时,有个叫罗生门的东瀛遣唐使,任谁听了他的经历,都忍不住眼红,暗里啐道,“呸!真是命好!”

这事说来话长。

玄宗得了美人,龙颜大喜,特赦天下不说,不少番邦使者还因此有了随同圣驾去猎场的恩典。罗生门就是这么个幸运的家伙。

正正好是个大晴天,他踩着马鞍,只手拉弓,随玄宗皇帝一声令下,便箭一样飞了出去。

罗生门其人,本事平平,心思倒颇活跃,此行他卯足了劲去寻得一个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猎物,让玄宗皇帝也不得不高看他几眼。

因着这份心思,他故意往偏门地方寻,穿过层层林叶、绕过山石、趟过小河,呈现在这个异乡人面前的是一座佛堂。

这佛堂来历不凡,乃太宗皇帝爱女高阳公主为和辩机和尚幽会特意搭筑的爱巢。

二人齐齐吃斋念佛、抵死痴缠,无尽乐趣,好不快活。然好景不长,太宗明察秋毫,辩机赴刑场,徒留高阳公主一人独活于世。

这些年光景,庙堂败落,草长了足足三米深,踩下去嘎吱嘎吱响,一直蔓延到正殿。

殿前有棵枯萎的藤树,据说是公主亲手种植,历经亭亭如盖、猝然凋零。每到傍晚时分,成群结队的乌鸦和秃鹫绕着藤树在半空中盘旋飞舞,像漫天红霞中的一排排黑线。

“呜呜呜……”

这时候,尖利的□□声从门后响了起来。

因这副阴森的场景,罗生门把马缰栓到一旁,咽了咽唾沫,汗津津的手胡乱蹭了几下衣角。

“有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