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三月初的坳子乍暖还寒。早晨起床,映入眼帘的依旧还是洁白的霜,像披挂在坳子身上的一层轻纱。朦朦胧胧,飘飘缈缈。当然了,太阳喷薄而出就会揭掉这层轻纱,露出坳子真实的脸庞,还有它的五脏六腑。太阳渐渐升高,霜浸露润过的树木花草便涂上一层釉彩般的光泽,在阳光下尽情展示新的生命,旺盛而坚强。

三月三,桃花开。

在这三月天暖暖的阳光里,桃子的桃园已是青葱翠绿的一片。棵棵桃树般般高,纵横交错排成队。

桃园里,桃树枝枝叶叶相连成片,青枝绿叶丛中到处都有早发的桃花。往后三月天个个都是晴好天气,坳子里坡坡沿沿沟沟坎坎的桃树竞相吐芬。没几天工夫,桃园就是红彤彤鲜艳艳的一片涌涌桃花了,灿烂,眩目。看到几年来的辛勤劳作和艰辛付出即将开始收获,桃子一家人心里乐开花。

又是个晴朗日子,阳光和煦,清风徐徐。桃子在桃园栅栏旁刚打住脚,就看到坳子坡石子路那边开过来一溜烟小轿车。村支书李伯驾着一辆旧摩托提前赶到桃园,气喘吁吁地对桃子说,桃子,市里乡里的好多领导参观你这块桃园来了--

桃子“哦”了声。她这时才想起她的桃园一侧竖着一块高大的水泥牌,是副市长杨某某的帮扶联系点。见村支书李伯忙得慌,桃子笑了。

桃子下桃园不是来做活的。桃园里的桃花正涌涌艳艳地绽放,暂时没事可做。桃子已经怀孕了。桃子身边没有婆老妈,她的婆老妈住另一个村子。桃子成天吃酸的吃辣的,还不停地呕吐,不是串坳街就是跑她的桃园,无可奈何呢。村支书李伯跟她说话时,桃子正往嘴里塞萝卜干。

一溜烟小轿车开过来,停下,桃园周围嚯地冒出一大群人。有个扛摄像相的小伙子跑在最前面。

这时候,桃子突然从人群中看到一个人。她以为太阳晃悠了眼睛。桃子定定神,拢了拢额前头发,眼睛没花。的确是他!怎么会是他呢?桃子的脸刷地绯红得像两片桃花,赶忙吐出嘴里还没嚼碎的萝卜干迎了过去,又惊又喜。

小康路上的往事①

()好看的txt电子书

何小康没有预料到,人活到这把年纪了,还能搬进那个城里居住。他本不想冒尖儿凑热闹,更不用说赶什么时髦了。可是,村长动员了乡长又来做工作。都说坳子里就你何小康一家呢,值!何小康横下心,腮帮子一咬,就搬进了那个城里。搬进了那个城里的何小康一家,令乡邻们歆羡如潮。

其实,首先是丫头同意的。丫头已出嫁,现随她男人在那个城里做生意。丫头说,搬进那个城里居住回娘家方便。儿子呢,儿子也同意了。儿子没结婚,至今仍在中国著名的汉正街打工。如果儿子乘车回到那个城里就等于回到屋里,自然乐意。这样,何小康和他的婆娘就注定要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那个城里是县城。那个城里的房子是现成的,早就统一规划好修葺好,清一色的两底两层楼,空着,搬进去便能居住。房子全矗立在道路两旁,规格一样装潢一样色彩一样,漂漂亮亮,威威武武,阔绰气派。甚至可以说蔚然壮观。

那个城里的房子是县扩建的一条街,位于县城最宽敞的沙岳大道。因岳阳长江大桥通车了,荆州长江大桥也通车了。为抓住机遇,繁荣地方经济,县里在沙岳大道建造一条街,起名“小康街”。也就是何小康住的那条街。当然,要想搬到“小康街”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居住“小康街”的人全都是外来人口,名额有限。

“小康街”的居民是由全县各个村组居委会、乡镇区办通过层层推荐搬上来的。搬进“小康街”的居民原先大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眨眼身份就变了,变成了那个城里的街道居民。搬进那个城里的新居民没有土地,在一座陌生的城市惟有一栋称得上华丽的房子。

这些新居民大多在那个城里务工,或者在自家门前开个铺子什么的。木匠篾匠鞋匠铁匠等先前在乡下就靠手艺吃饭的更加方便些,他们依然靠手艺吃饭,在家里拉开场子火火热热地干了起来。手艺饭吃得比先前还要滋润。

但是,何小康与手艺不沾边儿,也没丁点儿手艺。何小康在村里是个农民,中国标本式的地地道道的农民。何小康是从桃花坳搬进那个城里的。他在桃花坳除种有几亩地外,还有一大片桃园,桃园的桃子年年丰收。

十几个年头过去,他何小康一家成为坳子里的殷实人家。如果硬要说何小康有门手艺,他的手艺就是栽种桃树。

桃花坳里,就他何小康一家栽的桃树结出的桃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