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第7章 (第2/4页)

北宋末年民间其实经常爆发起义。一伙儿地,几乎没有间断。但因为起义的主力军都是些吃不饱活不下去的普通农民。

加上起义频率过于频繁,又大都没起什么大水花,史书上除了几个差点让朝廷换天的起义,其他记载都不多。

不多并不代表没有。赵霁有些担心山东那边无辜百姓死伤太多,更担心那边人揭竿起义。

他倒不是怕自己死,他是怕起义军死。现在他皇位坐的挺稳的,真要起义,那些‘造反’的平民十有八九都活不了。可千万别他刚刚登基,屁股都还没坐热乎呢,身后就得被迫背上几千几万条人命。那可真折寿了。

旬礼陷入了可疑的短暂沉默。赵霁虚着眼睛有以下没一下地瞥着跪在地上的人。脑子里准备的话基本成型。见旬礼迟迟没有回禀,抽冷子又压低喉咙呵斥了一句:“说话!”

皇上登基,朝堂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章惇实在是太嚣张了,很多人敌不过就去拍马屁抱大腿,但是也有不少人琢磨太后的心思,加上实在讨厌他,暗戳戳想要挖坑把他弄下去。旬礼也是这群人之一,所以才这么白莲花似地告了个黑状。

谁承想听陛下的意思,言语中竟透露出对章惇的回护。

这让旬礼摸不着头脑的同时,更加惊惧。

事还没想明白呢,听到陛下那一声呵斥,脑子一片空白,用尽全身的细胞都要把黑锅甩出去。于是没过脑子地脱口而出:“陛下,要知道青州的情形,青州通判此时正在开封。”

赵霁脑子自我检索了一下这两天积累的知识储备里的小百科。

通判。州府的副官,专职水利,家田,粮运,诉讼……

陛下表示这个方案虽然是在甩锅,但可以接受。扭头,对因为他发火而吓得一同跪下的小太监道:“去,把青州通判叫来!”

不长时间后,在宦官的带领下,一个中年人迈着急促的小碎步走了进来。

还没等人站稳脚,早有准备的赵霁用绳命演出了极端的盛怒,想先发制人诈一下对方。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叱问:“你们好大的胆子!青州的暴雨和汛情你们还打算瞒下去!?”

来人压根没想到赵霁会发这么大的火。也吓了一跳。

噗通一下跪到了地上。

但赵霁一直盯着他的表情,他的脸上虽然有些惊讶和害怕,但更多的是困惑和不解。正有些疑惑这中间是不是他想错了。

就听对方回道“回陛下,青州虽然有暴雨和汛情但却并不严重。”

赵霁这一诈没诈出来,也没从对方脸上看到说谎的痕迹。内心半信半疑,狐疑:“怎么说?”

那人道:“下官来开封述职之前,青州虽然异象频发,连降暴雨,但是主要河流还没有化冰。落雨只加厚了河床的冰层,除了出海处几个地区,其他都没有给周围田地带来过大的损失。加之陈大人已经下令雇兵丁在暴雨集中地区拓宽河道,等河床冰化时,也能预防汛情。”

赵霁没想到彩虹屁马屁精陈大人竟然不止会放彩虹屁,还是干了实事的。

心里暗暗把这事记下。如果这人说的是真话,那他就放过彩虹屁一马,若是假的,纸包不住火,藏得再严,只要细心总能发现些蛛丝马迹。

赵霁把青州暴雨暂且放在了一边。

道:“行了,旬礼你先回去。以后记得今天之事,引以为戒。以后事情无论大小,关乎社稷之事都要呈报。”

旬礼战战兢兢离开,赵霁瞥到旬礼后退时候苍白的脸色,突然后知后觉地心里一惊。

哎?似乎有些不对。

赵霁沉默反思。他太急躁,光想着诈一下这些人来求个真相,其他地方却没有顾虑周全。他这人设怕不是要崩!

看旬礼的表情,怕今天之内,跟旬礼交好的几个官员都会知道今天发生的事情。而不出三天,全开封也都会知道今天所发生的事情了!

而‘通过奏折发现青州暴雨,再把工部尚书叫过来责骂一顿。’这种行为根本就不符合端王的人设。

就算现在没崩,也马上就崩了!

想到这里,轮到赵霁脸色发白了。确实没有任何人限制他一定要保持赵吉的人设,但问题是变化太大OOC太严重,在迷信盛行的古代,保不准会有人想到些其他的地方去。

就算要变,赵霁也想细水长流地一点一点改变。而不是登基之后一夜之间改头换面。硬要攀扯什么心机深沉隐忍不发也不是扯不过去。

但赵霁自认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