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部分 (第1/4页)

杏畔韧蹲实淖矢瘛V挥邪严钅刻峤桓��荆��久魅繁硎静煌蹲剩�趴梢杂盟饺说淖式鸾�型蹲省�

如果有项目不告知小伙伴公司,那就属于违反了小伙伴公司的合约。轻则扣除员工的积分,影响其升迁,严重的是会被起诉的。

不久后,王启年在邮箱里面收到了《人在囧途之泰囧》的剧本,看到这个剧本之后,王启年一愣,但很快心中不由狂喜。

徐峥终于要转型导演了!

要知道,徐峥的电影未来可是非常卖座的。未来的10亿大导演,不止一部电影破10亿!

这样的人才,即使运气不如历史上那么好,打个折扣,也可以成为非常卖座的导演。

不久后,王启年开始通过宁浩,约见了徐峥。

“这个电影呢,我个人觉得没问题,题材决定了,它是有市场的!”王启年笑道,“周星驰式喜剧,冯小刚式喜剧,市场上不少的导演,都是靠着喜剧发家的。当年香港电影几乎有一半,都是跟喜剧沾边的,即使非喜剧题材,也会增加一点幽默元素。喜剧,只要能把观众逗笑了,它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题材!不需要多萨的成本,只要你能让观众捧腹大笑,电影必然亏不了!”

“老板的意思是愿意投资?”宁浩笑道。

“投资这部电影没问题,不过,《人在囧途》名称是不能再用了,有版权纠纷。不火就罢了,一旦火了,肯定会惹麻烦的!”王启年微笑说道,“名字就较叫做《泰囧》吧。泰囧,太囧!朗朗上口,也有利于宣传!”

徐峥闻言之后,连连感觉说道:“谢谢宁导,谢谢王老板!这部电影,我肯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

王启年点了点头说道:“你要多少投资呢?”

徐峥闻言说道:“最少要1000万元吧,是个人的片酬和剧本无所谓。主要是邀请一些靠谱的演员,片酬太低了是不行的。另外,剧组的开支,太少也不行。”

换做是几年前,500万元可以搞定。但现在演员的片酬涨价了,其他的物价都涨了。所以,电影的预算也必须要涨,否则就影响到了质量了。

王启年说道:“3000万元吧,《泰囧》预算3000万元,怎么花是你的事情,上映后,给你10%的票房分账,你看如何?”

徐峥连连表示说道:“10%的票房分账太多了,最多5%!能拿5%我就很满意了,电影不赚钱,我不拿分成!”

“3000万元的预算而已,电影拍好的,宣传和场次足够,我不想信会亏本。”王启年笑道,“另外,即使电影看亏本,作为导演、编剧和演员,你也付出了不少心血,30万保底片酬。即使不赚钱,最少给你30万元!分成还是按票房的10%给!”

宁浩见徐峥有点傻了,连连示意:“还不谢老板!我们老板不差钱,只要你拍好片子,分成他是很慷慨的!”

徐峥闻言,一股子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绪,说道:“谢谢老板,我必定不会辜负期望,《泰囧》尽最大努力拍好,让它成为大卖的电影!”(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片时代(三)

“小刚,恭喜《唐山》大火了!”即使是王启年,也对冯小刚竖起大拇指,进行恭贺。

“王老板开玩笑,您的电影票房,比我高多了!”冯小刚话虽如此,但却是流露出一丝野心。

是的,王启年的电影票房虽然超过冯小刚,但一部《四大名捕》居然烧钱1亿美元,投资预算是《唐山大地震》的五倍。

如果不是王启年是小伙伴公司是老板,小伙伴是国内院线龙头,并且,在互联网售票,以及宣传方面拥有别的导演不可能拥有的优势,国内票房也根本不可能达到10亿元。

即使是商业片的导演,也觉得王启年更多是做生意成功,而不是电影水平真的独步天下,无人可比。

换做是其他一线导演,拥有跟王启年差不多的资源,也应该可以复制他的成功!某种意义上讲,金字塔最顶尖的导演,已经不纯粹是个人的能力比较,而是资本和资源的对垒。

当然了,《唐山大地震》的光环,也给冯小刚今后的电影增加了不少的优势。达到了一个台阶之后,即使今后出现暂时性的起伏和倒退,票房号召力也比地震之前,要强的多。

若是说地震之前,冯小刚一部电影保底可以做到1亿元以上。地震出炉之后,冯小刚的保底票房至少是两三亿元。即使电影让观众失望,票房也很难低于两三亿元。

当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