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1/4页)

当然了,这些经典的电影品牌,最怕的就是口碑坏了。原本,这些经典的品牌,靠的就是口碑,所以,每次拍续集,票房都不会差的那里去。一旦,这个趋势被打破了,观众被恶心坏了,在想要拍续集,恐怕只会起到负面效果,而不会具备票房号召力。

这个成绩出炉之后,小伙伴公司影视部门,上下都感觉到扬眉吐气。尤其是,刚刚筹建的发行团队,更是一个个喜不自禁。

这部片子的成功,不仅仅前作的口碑,这新片是质量。

发行团队的努力,也有很大的关系。

整部片子上映时期,发行团队,就不断的组织人手。在各地电影院进行公关,以拿到更多的场次。

另外,传统媒体上大量的软文稿子,不少就是发行团队自己写的。而互联网上的娴熟的炒作,更是给这部电影贡献不菲的力量。

小伙伴发行团队,于冬牵头成立,成员来源比较复杂,有的是北影、中戏等等学校毕业的科班生,也有一些一直没有红的艺人转型做发行。

甚至,还有一些是小伙伴公司的互联网水军,做出杰出贡献,转正之后,开始被纳入了这个营销队伍中。

可别小看水军,有些水军,可是互联网知名人物。经常写评论的笔杆子,热门论坛的版主。大致等同后,未来博客时代的名博,或是微博时代粉丝百万千万的大v。

当然了,目前这些被招安的水军,由于互联网本身用户还未像后来那么多。所以,他们每个人在网上,至多能影响几千人、上万人。

要是有几十万粉丝的——人家早就混出名堂了,算得上是网络红人了,还要来小伙伴公司当水军?

“《江湖2》的成绩非常喜人,bj等地的重点影院,平均上座率超过七成。二三线城市的非重点的影院,成绩也是鹤立鸡群!”于冬自信的说道,“再加上,基本上没有重量级的大片抢票房,足足有900张银幕,都安排给了《江湖2》,排片超过了2500次,将近五成的排片场次了!当然了,五成的拍片,九成以上的票房,效益远远超过其他的电影。若非是院线要照顾一些小成本国产片,《江湖2》的排片场次,可能更高!”

王启年点头笑道:“这是打了一个擦边球,如果是按照港片标准拍片,估计《江湖2》能有两成的排片,就不错了!”

虽然,这个年代的院线要考虑市场效益,所以,更乐意发行海外的进口大片。但是,由于现在的院线是以国营电影公司为主,所以,还要考虑政策。政策上,是要鼓励国产电影的,所以,国产电影的拍片,往往比进口片是有优势的。

曾经的《泰坦尼克号》那样,院线排片占据了五六成场次,拿到现如今,已经属于政治错误。即使引进一些国际上牛逼的一塌糊涂的大片,拍片一般也不可能超过三成。一般情况下,拍片量占据一两成居多。

此外,国内影院还有各种各样的国产电影保护月,保护季。这种保护机制,可以让某一段时间内,不上映进口片,以此来让扶持国产电影。

正是因此,很多港产的电影,往往是打擦边球。团队里面,既有内地的,又有香港的。在海外发行说是香港公司投资的,在国内发行则是以内地公司投资的。

《江湖2》这部电影,就是狡猾的打擦边球。海外发行,算是嘉禾出品。国内则是以小伙伴公司出品的名义发行。

至于电影的票房分账,小伙伴公司跟嘉禾另外签署了协议。嘉禾公司拿制片方的分成,小伙伴公司拿票房收入10%的发行费。

以《江湖2》的国内票房趋势而言,这笔发行分成,也非常可观。即使,小伙伴公司需要付出发行和宣传成本,但保守估计,发行收入里面净利润至少超过五成以上。(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山有♀路 月票支持!

第二百五十四章 跻身亿元俱乐部

“必须要拿出手段,削弱小伙伴公司!珊珊娱乐公司成立目的就是这个,如果做不到,那么,我们会撤资,并停止对姗姗娱乐的资助。哥伦比亚的电影,也会换一家中国发行商!”电话中,一名中年人用霸道的语气说道。

“明白!”徐珊珊回应道,“今年以内,姗姗娱乐会投资三部电影。明年,会超过十部,我们会有足够的底牌去进攻。既能起到狙击小伙伴公司电影的目的,也能实现盈利!”

“哟西!”索尼的高层一开始是以中文发号施令,但在兴奋时,日语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

挂掉了电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