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另外一方面,90年代末那批“写作文”崛起的“作文系”青年作家,崛起过程就是经典的商业炒作。

这批“作文系”出身的青年里面,即使参赛作文拿奖的,若是后续不会炒作和包装,就泯然众人了。能从写作文的获奖青年,变成畅销书作家,这一个过程,崛起的那一批的,一个个都是炒作天才!

他们本身就是最擅长炒作的一批作家,即使不写书,换做拍电影,把当年炒作经验,拿到电影市场上,一样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

娴熟的炒作包装技艺,在追名逐利的时代,是不可缺少的吃饭手艺!

王启年的团队,才华大家是有的!但炒作经验,在他的熏陶下,也是丰富的!比起那些作文系的畅销书作家们,炒作的能力,只会超出,不会逊色!

“喂,《bj晚报》的林记吗?我是郝艺啊,《命运之门》剧组的那个,王导的室友和哥们……对对,我有新闻,想要与你们合作。下一部电影,不,不是这个,暂时保密。王哥还没有想好呢,我说的新闻是王导开的公司,小伙伴文化公司,这个新闻够劲爆吧?”

“《华夏新闻晨报》的李编辑?恩,我是小郝啊,前几千还请您在我们电影学院寝室一起喝过啤酒。恩,没什么事情,主要是想要让李哥帮个忙,配合宣传一下新闻。嗯嗯,要钱?多少,两千块,可以!只要新闻上三天内能上你们保值,就给你!”

连续的几个电话打出去,联系了多家纸媒。

公关费自然是花出去了不少,但基本已经搞定了几家媒体,同意配合小伙伴文化公司的炒作宣传。

当然了,在“王启年式炒作”中,在媒体上做文章,登软文,仅仅算作是导火索和催化剂。

之后,真正将的目的,想将媒体上刊登的新闻,转载到网上,扩大这个新闻话题的影响力——以很小的成本,炒作出巨大的动静,这才是“王式炒作法”的真谛。

……

1998年12月25日,圣诞节。在小伙伴公司的打点下,bj市先后有多家地方报纸,刊刊登了他们的宣传软文。

“爆料,天才导演王启年,电影大卖后,成立小伙伴文化公司!”

“王启年变身神秘漫画家,《蔷薇少女》这部大红的漫画,既是他与另一位朋友合作的作品!”

“爆料,因为《蔷薇少女》漫画单行本和周边版权,未与杂志社签约,造成杂志社冷藏,致使《蔷薇少女》漫画单行本已经出版,但读者粉丝纷纷不知情。”

一系列的软文被媒体发表之后,郝艺非常娴熟的操作多个互联网id,将新闻稿转发到网络上。

国内的互联网上,新一波王启年热,又被炒作起来了。

“我靠,王启年不好好拍电影,居然开公司了。刘德华开公司都破产过,他仅红了一部电影,居然有勇气开公司!”

“《命运之门》看牛,买了录像带,在家拉片看了十遍!王启年绝对是天才,特别是讲故事的天才,电影里面悬念迭起,丝丝入扣!至今,还留下很多线索没有解开,期待他的续集!”

“小伙伴文化公司?尼玛的,这名字取得太不认真了!即使取个王氏兄弟公司、王启年电影公司,也比这个小伙伴公司要严肃一点吧!”

“不会吧?《蔷薇少女》的作者也是王启年?”

“亚城木梦叶老师,居然会是王启年!”

在众人娴熟的炒作下,马甲发帖、顶贴、回复,再配合吸引真正关着这个新闻的网友真回复和真点击。

一次两次的被网友看到了这些有点熟悉的帖子和话题,一开始,也许很少有人参与,但当有人被吸引回复之后,小伙伴公司的职员,开始用马甲进行煽风点火的,自然容易滚雪球一般的吸引更多人回复。

很快这一系列的帖子,点击率纷纷破了三五万,帖子的回复数量也是成百上千的。

甚至,在一些论坛的版主是王启年的粉丝,居然主动给这些帖子置顶加精。这更给王启年的宣传炒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第八十九章 销量大增

第一步在传统媒体上报道,第二步在互联网上转载和煽风点火,引导话题性。

这种“王式炒作法”是王启年团队的秘密武器之一,小伙伴公司的创始人,都知道这一套的炒作流程。

但能把这一套用的很好的,除了王启年之外,就属郝艺了!

随着炒作升温,《蔷薇少女》的漫画纷纷,也纷纷知道了,这部漫画出版了单行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