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 (第1/4页)

但王启年的小伙伴公司并不是这么做的,而是经常根据电影市场的淡季和旺季,对票价进行调整。网络平台上,淡季时期票价优惠,已经成为了常态。所以,小伙伴公司的院线上座率通过比同行超出一倍以上。

这种不科学的上座率,主要是小伙伴公司经营理念更先进,比同行更重视上座率,而并不纯粹是以单张电影票能赚多少钱来衡量经营得失。

多年的互联网和院线经营结合,小伙伴公司已经搭建了完善的互联网售票平台。每个月在网络上出售的电影票,已经超过百万张以上。网络平台出售电影票,是也拉开小伙伴公司与同行身段差距神器。

可以说,目前中国电影院线试产,包括中影、上影这样的巨头,以及新崛起的地产商旗下的院线万达、保利之类的,都远远不是小伙伴院线的对手。这种差距,并不是院线管理方面的经验,更关键是互联网平台方面的差距。

《fate》提前预售电影电影票,这次不仅仅是预售小伙伴院线的电影票,也拉上了中影、上影、万达等等同行。大家一起同价预售电影票,让消费者自己预定观影的院线和座位。

“天啊,10万张!”12月26日,《fate》电影票在网络上预售的1分钟之内,已经有数百万计的观众,拿着鼠标和键盘,预定了电影票。

所以,仅仅1分钟内,已经销售了十万张电影票,小伙伴的互联网售票系统差点宕机。不过,好在技术人员苦苦支撑,网络虽然卡了一点,但网站还是可以正常访问。

“20万张了!”五分钟后,人们惊呼。

一小时后,预售的电影票已经,已经突破百万张,人们对此已经麻木。

神话还在继续上演,几乎每秒中,《fate》电影票预售数据都在刷新。这相当于,每秒都有电影票售出。

到了中午,电影票已经预售200万张,1月1日这一天的大多数的作为已经被订满,光是这一天,已经被定下70万张电影票。换算成票房,则意味着电影还未上映,以前提前获得700万票房。

若非是各大院线公司,需要照顾线下购票的观众,所以限定了线上最多只能预定50%的座位,所以,才没有被订满。否则的话,线上用户可能把电影首映日的票全部给预定一空。

接下来,电影票预售逐渐超过了1000万张,也就是说,电影还未上映,在国内已经锁定了1亿票房!

这还仅仅是提前预定的电影票,电影正式上映后,肯定还会有大量的观众买票。解释,电影票房将会达到何等惊人的程度?!

这几乎是抢钱,也是小伙伴公司向友商们亮肌肉!

随着小伙伴互联网售票平台的日益发展,今后,传统的院线,可能已经不算是渠道。小伙伴的线上购票平台,才是真正的垄断级的渠道!

“互联网真是一项伟大的创新!”万达公司前来观摩学习的高管,不禁感慨说道。

“呵呵,我们仅仅是运气好!”于冬谦逊说道。

目睹小伙伴公司渠道的强大,友商们有的感觉很忌惮,下定决心,今后要模仿小伙伴的模式,自建一个互联网售票平台。

也有一些电影公司,直接是谄媚的巴结小伙伴公司,希望通过抱大腿,来获得一些利益。

万达院线公司就是第一个前来抱大腿的!

很多人以为,万达院线一开始就是以做成国内最大的院线为目标。但这是一个误解,万达院线一开始是万达商业广场的配套项目。早先是找了华纳等等专业的院线公司合作,在大型的万达广场上配套一家电影院。但由于华纳公司很快退出了合作,万达不得不自己亲自上马接盘院线项目。

渐渐的做了一段时间后,万达院线居然跻身国内电影院线的主流。在别的院线公司,扩张比较缓慢和谨慎的时候,万达院线由于没有考虑盈利和赚钱,主要是作为万达广场配套项目,给万达广场的商业生态吸引人气。这种不追求盈利的心态,反倒成就了万达院线,最终,万达发现,无意之间搞的院线公司,居然非常有前途,自然就是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将至培育成为国内第一大院线。

当然了,这都是另外一个时空的事情了。现在的万达院线,虽然排行国内院线前五名,但跟小伙伴院线相比,体格不是一个档次。

而在小伙伴公司的橄榄枝下,万达院线也乐意跟小伙伴这个业内龙头公司合作,提升万达院线的上座率。

甚至,价钱合适,把万达院线卖给小伙伴公司,也不是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