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 (第1/4页)

定是其中之一。在年轻观众,尤其是全世界的宅文化年轻人里面,王启年的知名度更高!

比王启年更宅的,拍电影不如他。拍电影超过王启年的,不如王启年宅!

自然而然,他在日本的票房号召力,也逐渐提升到好莱坞顶级大导演的程度。

《四大名捕》虽然是日本比较陌生的一部中国武侠小说,但武侠对于日本人来说。并不陌生。在武侠文化火爆的时期,大量的中国武侠作品出口到日本。至今,日本也有不少动漫和游戏里面,有着浓厚的中国武侠小说和影视的痕迹。

而且,《四大名捕》在上映之前,已经通过了网络上传预告片的方式进行了宣传推广。

从去年开始,预告片已经勾引了很多观众对于正片的兴趣。

当电影正式在日本上映不久,《四大名捕》首周票房也超过了38亿日元。当然了。比较遗憾的是,日本的院线比较老化。大量的电影院线的设备,甚至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老设备。

别说的imax,很多的电影院连数字化都不是的。这主要是日本的影院经营者的抠门,影院都是少数财团旗下的资产,电影院线的格局比较稳定,没有充分的竞争和成长。自然院线的经营者,自然也不愿意增加投资,更换新的设备。

老旧的院线放映设备,使得电影在日本放映的效果稍微差了一点,但这也给imax做了一个活广告。

原本整个日本的imax影院仅仅是个位数。就连京东也就两家imax影院。其他的地区,imax似乎是传说中的事物。

结果,日本仅有的几家imax影院在《四大名捕》3d版本上映期间,电影票都是供不应求,几乎是场场爆满。

于是,原本几十年不更新换代设备的一些老顽固们,稍微算一下账,也开始感觉到心动,认为投资imax是有利可图的。

一时之间,小伙伴公司日本分公司imax业务的办事处。从冷门变成了门槛被踏破了。原本一年也不知道能不能有一两个订单,结果,今年以来,在日本新签约的imax系统的订单,居然超过了20多套。

……

在欧洲,虽然欧洲是文艺电影的中心,最里面鄙视着商业片,但身体上很老实,老欧洲早就沦为商业大片的倾销市场。

在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等不同语言版本的《四大名捕》出炉之后,也纷纷势如破竹。

截至2010年4月30日为止,《四大名捕》在中国国内票房数据已经超过了7。6亿人民币,距离10亿人民币仅有一步之遥。

而在海外市场上,《四大名捕》海外票房数据,也超过了3。8亿美元。

按照目前的电影票房数据,《四大名捕》光靠着海外票房的分成,已经收回了制片成本,而油水丰厚的内地票房分账、发行和自营院线方面的收入加起来,至少有五六亿元人民币的利润。

虽然,跟《阿凡达》去对比,《四大名捕》自然是逊色的多,但是,站在中国电影产业的角度来看,但部电影的海外票房数据,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中国电影在海外电影的票房数据总和。

而目前《四大名捕》还在继续热映,等到全面下画时,数据恐怕又会增加一大截。

乘着《四大名捕》电影大卖之际,于冬乘机在全球签署了一系列的商业合作项目,比如,《四大名捕》的单机游戏、pc客户端网络游戏、网页游戏、手机游戏、电视游戏的版权,已经跟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签署了合作协议。

这里面,除了中国游戏和影视倾销的比较多的东南亚市场之外。日本、韩国、美国、法国等等游戏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小伙伴公司出口地区。

虽然,这些地区的游戏品种比较多,竞争的比较激烈。但是,《四大名捕》也是有着自己的优势的,比如,电影的大卖,在全世界吸引数千万的粉丝,相对于全新的游戏,具备ip方面的优势。

另外,对于海外很多国家来说,中国的游戏虽然技术上未必是领先的。但是游戏的玩法和文化差异,造成了特殊而神秘的美感,所以,也会有一定的市场。

仅仅是《四大名捕》游戏的出口,收取的版权授权费就超过了800万美元。另外,小伙伴公司还可以参加游戏运营分成,根据各国情况不同,收取10%~20%不等的游戏运营分成。(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八章 又是一部十亿票房大片!

2010年5月,《四大名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