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部分 (第1/4页)

电影投资方分成的。所以,制片是不会管院线上座率低迷,盈亏的问题。

但小伙伴公司自己投资的很多电影,经常理直气壮的以3d电影不超过30元票价,2d电影甚至是9。8元电影票。

这种优惠成为常态之后,小伙伴院线全年的上座率,是接近35%的。全国找不到第二家院线,能达到这样的上座率。

靠着薄利多销,小伙伴院线牢牢占据国内第一院线的位置,全年30亿票房收入,院线市场占有率达20%!

观影人次就更碉堡了,小伙伴院线的全年观影人次达到1。73亿人次。平均票价不到20元。

平均电影票价方面,小伙伴院线是国内最低。至于观影人次方面,小伙伴院线更是占据全国院线市场的50%。平均两个观众看电影,就有一个是走进小伙伴院线看电影的,这个成就,更是业内敬畏有加。

另外,就是小伙伴公司利用院线方面的优势,跟很多的电影制片公司采取的更广泛的合作。

比如,不少电影的网络独家版权,都是跟小伙伴旗下的b站合作。b站的电影频道,被誉为永不下画的线上院线。b站是中国互联网上罕见的以收费模式为主的视频网站,一开始或许是流量方面有劣势,比如优酷、土豆等网站的免费内容卖广告的模式发展迅猛。

但是,b站是互联网视频行业,唯一的一家主营业务盈利的公司。

且不说电视剧、动漫、网络剧、音乐、综艺等等内容,仅仅是电影,b站电影频道拥有2万多部电影内容,其中,独家版权的电影超过6000多部。这些电影内容,基本上是采取保底分成制度。一部电影最低保底是10万元,超过了保底金额之后,则会按照五五分成的模式,跟内容供应方进行内容分账。

当然了,独家签约的电影版权是有保底的,其他非独家的电影,仅是分成,但没有保底金额。

按照现在b站在线电影的收费标准,也既是一部电影2块钱收费。如果,内容供应方把版权拿到小伙伴平台上销售,大家各自拿1块钱。

这个分成比例,比早年是三七分成,待遇自然是降低了很多了。但这也是难免的,因为,渠道优势建立起来之后,小伙伴公司有理由拿到更多的分账。

毕竟,小伙伴光是网络上收费电影,一年票房收入就达6个亿。这6个亿的票房,分成给合作方,则是有3个亿。

3个亿分成,谁不眼馋!

所以,小伙伴不仅仅建立了线下电影院线的强势地位,而且,在线上也建立了一个院线。

而且,b站收费内容,可不仅仅是电影一个项目。电影甚至不是占据大头,真正占据大头的,是电视剧,一年电视剧付费规模,已经超过25亿元人民币。其他的动漫一年也有5亿多元,跟电影在线付费规模差不多。

总而言之,小伙伴旗下的收费视频网站的规模,目前甚至是国际上领先,跟flix相比也丝毫不逊色。(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章 电影制片是赌,院线才是生意

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开始飞速飙升。当然了,文化产业里面,游戏和电影的发展速度,相对于其他部分,是遥遥领先的。

初期是游戏产业增长更快,但随着游戏市场的盘子逐渐大了起来。传统的pc客户端网络游戏已经看到了天花板,增长越来越趋缓。至于网页游戏和手机游戏,虽然是在迅猛发展,但由于游戏行业整个市场的盘子太大,整体增长速度降下来,这是碧潭的。

而在游戏产业增长速度降低的时候,影视产业却是从游戏产业接过了高速增长的接力棒。

整个影视产业里,也出现了分化。电视剧市场速度降低了下来,但是,电影从02年开始,10亿票房的低谷阶段,其后,就如脱缰的野马一般,飞速的奔腾。

电影产业的飞速增长,主要是因为此前的中国电影市场规模,低的不能再低了。十多亿人口,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国,人均电影消费不足1块钱。这肯定是一个大笑话,即使经济更差的国家,人均电影消费也是超过中国的。

正是因为市场规模低的不能再低,所以,给后来的爆发式增长,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到了2011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规模已经突破150亿元。相对于,历史上的130亿元的数据,自是显得靓丽的多。市场规模庞大了,上亿票房的电影自然出现了暴增,一年内票房破亿的电影数量就有35部之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