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 (第1/4页)

已经跟上时代,进入3d新浪潮武侠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徐克《龙门飞甲》3d版本用的一部分设备,是接手冯小刚《唐山大地震》所用的设备。

这一套3d设备,一开始是王启年用来拍摄《四大名捕3d》,其后,又是出租给了冯小刚拍摄《唐山大地震》。

在《唐山大地震》拍摄完成之后,现在有给徐克用来拍摄《龙门飞甲》。可以说,这一套设备,真可谓是物尽其用,器材的价值,被三部大片使用。几乎一点也没有浪费。

……

2010年7月12日,王启年结束了在“南巡”,乘坐飞机到了唐山,去了当地的电影院。

“王先生,你好!”唐山市的当地官员都已经在场。

冯小刚自然也帅《唐山大地震》电影团队出席。

实际上,这部《唐山大地震》电影,不仅仅是冯小刚本人有心要拍,早在多年之前就买下了唐山大地震题材的小说《余震》的版权。

更主要的是,唐山当地的政府,为了希望寻找对此感兴趣的大导演,跟其合作,拍摄一部唐山大地震相关的电影题材,还原当年70年代,唐山大地震发生的经过,以及地震之前的唐山景色。

这部电影题材上并不好拍,灾难片,题材上属于难度大,但又不是容易大卖的题材。

毕竟,灾难片肯定是揪心、痛苦,很多的人性挣扎。

一些最大卖的爱情、幸福、戏剧、动作之类的元素,在这种半纪录片题材的电影里面,是不适用的。

正是很多大卖的元素都不能用,还要增加一些令观众感觉到揪心的东西。这就非常考验导演的能力了。

一部令人揪心的纪实题材的灾难片,既要起到纪念意义,令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平淡生活。与此同时,还要票房大卖,收回成本。

所以,王启年有点佩服冯小刚了,现如今的他,绝对不会拍这种题材。一方面是知道,吃力不讨好,另外也知道自己对于人性、社会的认知,太过于书本化。体验不够,也很难拍出这种效果。

“小刚导演,你牛啊!”王启年笑道,“《唐山大地震》这种电影,估计我要到五十岁以上,才敢拍!”

“您太谦虚了!”冯小刚笑道。

当然了,听王启年这么多,他也有几分自得。连王启年都说,这种电影现在他拍不了,冯小刚是何等的自豪。(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片时代(一)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电影根据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而成,电影描述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的7。8级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

这部电影里面真正的地震场面占据的镜头很少,更多篇幅是探讨地震后带着这个家庭成员命运的改变。

除此之外,地震之前唐山的景色、人文,以及地震发生之前的一些征兆。抗震救灾过程,这都是具备社会意义的东西。

当然了,作为一部大片,这部电影的镜头偏向于写实。这方面,更受到《2012》的风格影响。

目前世界上最知名的3d电影,肯定是《阿凡达》。这部电影的3d效果,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

但实际上,论电影画面的写实,还是像《2012》那样的科幻灾难题材的电影,更能够震撼人心。

王启年观赏《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最大的触动不在于电影情节和各种人物命运。更虐心,更文青的电影,他见多了。王启年对于这部电影最关注的还是电影里面几分钟的地震镜头,拍的非常震撼。

“牛啊!小刚,要是给你几倍的预算,拍《2012》都是可以的吧!”王启年竖起大拇指说道。

“距离《2012》还是有点差距的!”冯小刚认真说道。“不过,没有拍过3d电影之前,感觉《2012》那种电影以国内的技术水平。不可能拍的出来。现在,感觉还是可以做到的!”

王启年点了点头,知道现在的中国导演们,跟十年前有很大不同了,十年前,国内电脑都没有普及,各种特效技术。别说是自主研发了,就是熟练会用特效软件的特效工作人员也是很罕见的。

但现阶段,国内和美国的特效水平虽然还是有差距。但不是不可追赶。只需要市场、投资和时间。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