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 (第1/4页)

简单说,就是公司赚了钱之后,再以比当初出资成本高一些的价格,回购其他股东的股权。比如,某某公司前年投资了1000万元给华谊,过了两年后,华谊赚了钱后,提出1300万元赎回股权,如果同意的话,可以拿到1300万元,之后,股权被华谊赎回了。

如果不同意,华谊则是引进更多股东,稀释不退出的股东的股权。接着,靠着回购其他愿意退出的股东的股权,华谊不断的引进战略投资者,与此同时,不断的又投资者赚了一笔钱退出。这样,华谊的股权,一直被王中军兄弟掌控。控股权从最初的50%多,不减反增,渐渐的增到了快有70%!

简单说,华谊把股权变成了一种变相的贷款。借了别的股东的钱,然后连本带利还掉,之后,别的股东退出,华谊再重新引进股东。

这是华谊上市之前的资本扩张方式!

对于不想要控制华谊的股东而言,这种投资之后,很快被高价赎回的模式,其实是双赢。但小伙伴公司旨在长远,不想要这么快退出。即使要退出,也要等华谊上市之后!因为,现在退出,赚的太少了!

双方达成一致后,很快共同对外宣布这个消息。

一下子,业内纷纷震动——小伙伴公司居然先后投资了1 亿元在华谊兄弟公司身上,仅获得华谊30%股权。

而按照小伙伴公司最近投资5000万元购买华谊10%股权计算,意味着华谊的估值为5亿元!

挖角王京花的橙天娱乐公司,在几个月之前,仅有千万元资本。在成功挖角之后,获得日本的风险投资投入上亿元资本。未来一年多以内,日本方面会陆续对橙天娱乐投资4亿元人民币的资本,支撑橙天娱乐的烧钱和扩张。

但毕竟现在的橙天娱乐的生意还未开张,而为了挖角,自然是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资金方面显得非常紧张,需要等待日本方面的下一步投资,才会有大动作。

华谊兄弟公司,原本就有《夜宴》这个已经在投资的项目,随着小伙伴公司对其增资支持,其可以启动更多的项目。本质上,留在华谊没有走的艺人,反而开始有无穷的机会。比如,如果一大批的明星大腕没有走的话,王宝强这个靠着《天下无贼》里面傻根角色崛起的人物,可能还要继续坐几年冷板凳。

但随着大批的艺人出走之后,王宝强可能是最受益的一个艺人,很快他将成长为华谊的一哥!(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三章 《画心》

在华谊兄弟公司惊变时,整个国内的媒体,八卦议论升温时。小伙伴公司悄然展开了《画皮》的宣传。

说实话,硬要昧着良心说陈嘉上导演的《画皮》比徐克导演的《七剑》要好,纯属是扯淡。

单纯论电影的水准,《七剑》还是比《画皮》高明不止一个档次。

《画皮》优势在于,电影的题材是大众耳熟能详的聊斋故事所改编。

王启年相信,假设《画皮》的徐克来拍,同样的剧本,可能档次要提升一些。

但是,毕竟陈嘉上也属于合格的商业导演,达不到徐克的程度,但也照样是小伙伴公司稀缺的人才。

所以,王启年跟陈嘉上签署了一份合约,1500万元签约五年,五年之内至少拍摄三部电影。也就是,保底每部电影片酬500万元,这在华语电影圈而言,已经属于非常搞的片酬了。此外,电影票房成绩比较好的情况下,公司也会看情况额外给奖励。

“陈导,鉴于徐克的《七剑》票房也非常一般般,投资算是亏本了。我琢磨着,《七剑》的宣传策略,可能太过于保守。导演和剧组,接受媒体采访式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王启年坦陈说道,“需要,最大限度的调动观众的好奇心!”

“哦?靠什么调动观众的好奇心?”陈嘉上问道。

“电影先剪辑一些震撼人心的广告短片,投放在电视上!”王启年说道,“另外,重点不是在《画皮》电影,而是在《画心》!”

“《画心》?!”陈嘉上有点怀疑,“靠着主题曲。能带动电影人气?”

“当然,我也这个自信!”王启年笑道。

“那就拭目以待!”陈嘉上知道,自己也没有什么高明的策略。

实际上,电影行业谁都不是神,很多的大佬,仅是说自己眼光好。选对了电影进行投资,所以赚了钱。没有谁狂妄的认为,是因为自己投资了某某电影,所以某某电影才红了。

导演、明星也是一个道理,他们虽然有一点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