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天下大势 (第1/2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很显然葛岩并不是像魏佶想的那样。他现在谋划的是一局翻天的棋局。

葛岩恭敬的回道:“皇上,微臣认为岁币上涨可以商榷,公主下嫁也未尝不可。皇子游学也并非是一件坏事。”

葛岩此言一出,上书房所有人都一阵唏嘘。这小子莫非不想活了,什么话都敢说。

“大胆!口出妄言,莫非想要人头不保。”

皇帝一拍桌子,怒火冲天,若不是念及葛岩之前救过自己,恐怕早就拉出去五马分尸了。

葛岩继续恭敬道:“皇上,且听微臣慢慢分析。”

皇帝怒道:“朕倒想看看,你究竟想说些什么。”

葛岩继续道:“大辽国曾经吞并我大魏国十三座城池,如此大仇皇上可曾忘记?”

皇帝怒道:“你莫非真是不想活了,这等奇耻大辱,朕怎么可能忘记?朕日思夜想,都想报昔日之仇。若不是当年前朝逆子诸葛屹兴兵造反,怎么会有大辽国乘虚而入,夺我大魏十三城之辱。”

皇帝说到这里,葛岩却是暗暗捏紧了拳头。魏佶无能,连江山都护不住,却要将丢了十三城的事情,甩锅给哥哥。葛岩恨不得立刻生吞魏佶的肉。

可是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葛岩脸上不动声色,继续道:“既然皇上一直深恨着大辽国,难道不想找个机会将大辽国给重创一次,没准还能有机会收复昔日丢失的国土。”

葛岩此言一出,整个上书房的人又是一阵唏嘘。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种狂妄的话都说得出口。

皇帝没想到葛岩说到最后,居然是这个目的。他摇了摇头,在魏佶看来,葛岩还是太年轻了,不知天高地厚。如果大魏国真的是大辽的对手,不用葛岩建议,魏佶自己都会挥师北上,一举收回之前丢失的十三城。

葛岩继续道:“皇上,杀人不见得一定要自己出手,有时候借刀杀人才是上上之策。”

“你的意思?”皇上似乎突然有了一点兴趣。

葛岩道:“如今大辽国北面有三大游牧强国,大琻国、蒙古国和哈拉汗国。听闻大辽国和哈拉汗国已经签订盟约,世代友好。可是和大琻国却一直刀兵相见势同水火。大琻国之所以对大辽国咄咄逼人,其实又是因为大琻国北面的蒙古正在不断的崛起,不停的蚕食着大琻国的势力范围。大琻国南下的步伐已经是不可能变的。据说现在大辽国和大琻国开战,耗费了大量的军力和国力。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够联络到大琻国,同时让哈拉汗国不出援军支持大辽国,最终大魏和大琻南北夹击之下,大辽国即便不灭,也会元气大伤。那时候我们大魏夺回那十三座城池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葛岩这一番分析,显然对天下大势极为熟悉。

皇帝捋着胡须,露出了一丝笑意。

一旁的童大春却怒道:“黄口小子,简直是胆大包天。大琻乃是虎狼之师,若非有大辽国北面据守大琻,大琻若是一路南下,只怕是唇亡齿寒,到时候大魏国只怕也会牵连其中,被战火吞没。你这个联合大琻对付大辽的策略,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童大春此言一出,皇帝魏佶道:“自文宋以来,经历大楚再到我大魏,贿大辽而享太平都是我泱泱大国的基本国策。联合大琻绝不可取,但是让大琻给大辽一点苦头吃,那是绝对可以的。若是大辽战事吃紧,必定有求于我大魏,到时候再以十三城卫要挟,不怕他大辽不肯归还。”

魏佶这个时候居然还有如此清晰的思路。葛岩心里嘀咕,看来还是太低估这狗皇帝的智商了。

魏佶笑道:“葛岩年轻气盛,对于大国形势分析只在表象。不过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地,绝对称得上才俊了。你这一番话倒是点醒了朕。”

魏佶说完,立刻转身对孔齐道:“给朕传旨,民间暗中选一个姿色才气出众的女子,朕给予公主的名分,让她嫁给大辽国的老皇帝即可。至于皇子游学,朕想选派一位有胆识的皇子去大辽国历练一番,目的就是找机会牵动大琻和大辽的战事,让他们斗个你死我活。若是这件事情能够办成,我大魏收复十三城有望,成功回来之后,可担大魏江山基业。”

魏佶说到这里,拿眼睛朝着康王瞄了过来。

很显然,魏佶想要让康王来担当此重任。

葛岩心思缜密,略一思量,就知道魏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如今康王魏构参与夺嫡,声望已经水涨船高,隐隐有和赵王梁王一比高下的架势。

如果任由三位皇子继续斗下去,那最终肯定是皇子间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