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苦尽甘来 (第1/2页)

算了,这糟心的世界真的让人没有爱。 不信就不信,他还不稀罕他们信。 反正日久见人心,他坚信他的人品能被发现。 念及此处,他转移话题道,“闲着也是闲着,我们去捡点柴如何?” 白琛他们觉得可以。 然后,几人回知青院带上绳子、砍柴刀等装备去捡柴火。 易迟迟她们对此毫不知情,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越绣越暴躁的余青青,撂担子不干了。 “这玩意我找不准规律。” “???规律其实挺好早。” 易迟迟对此持有不同的意见,“你照着参照物来就行呀。” “参照不了。” 她拧着眉头一脸痛苦,“说不上来的感觉,就那种我知道应该怎么下针,每次下针又会出错的感觉挺磨人。” 说到这里,她跟看见救星似的看向易迟迟,“迟迟啊,你有没有办法替我改改这个毛病?” 易迟迟想了想,“我也没什么好办法,你这种情况大概只能多练。” 但以她的判断怕是练了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相比柳兰的空间感,层次感和对色彩的敏感度,余青青各方面的上限阈值都太低。 下限阈值却没有底。 所以,她绣出来的鞋垫色彩搭配不行,形没有,灵更是传说。 “能练出来?” “……我不知道。” 不想骗人的易迟迟真诚道,“好歹能学会一种针法。” 这话听得余青青差点没气死,却也无话可说。 没办法,这事不怪易迟迟说实话,主要是她自己人不行。 念及此处,她看向柳兰,语重心长道,“兰兰啊,我们靠山屯的面子就靠你挣了,好好努力,一定要勤学苦练!” 这突然打了鸡血的状态让柳兰颇有些哭笑不得,“好的,我努力。” 得到这句保证的余青青满意了,让开宝座将棉布和针线一起塞给柳兰,“你来练,我还是干我自己的活。” 然后,队医室的画面就变成了一堆妇女坐在一起纳鞋底、绣鞋垫,而吃饱喝足的易迟迟,则在教柳兰她们针法。 之所以是她们,是因为王楠她们在得知棉布上的花朵是易迟迟绣的时候,也起了学习绣花技术的心思。 俗话说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易迟迟现在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教一个人针法是教,教一群人还是教,对她都没差。 所以,教呗。 她不但教,还画了详细的分解图给她们。 讲解了乱针绣的特点,以及大小交叉针之间的区别,对角度的要求等等。 听得都挺认真,至于能记多少能学多少,靠他们自己。 然后,易迟迟的日常就变成了晚上回知青院,白天驻守在队医室和柳兰她们为伴。 闻时是个行动派,在闻母症状减轻后就跑去找大队长开了证明,和贺云松带着闻母去了县城。 临离开前他带着闻母来告别,顺便表示感谢。 易迟迟,“???感谢我干什么?你们付钱了呀。” 虽然钱没进她口袋,但进了队医室,属于靠山屯生产大队的财政收入。 等来年算公分和工资的时候也有她份的。 这话把闻家母子和贺云松干沉默了,因为付了钱就无需感谢,这逻辑有问题吗? 没有。 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总之,谢谢你!” 憋了半天,闻时憋出一句感谢。 易迟迟的回答是摆摆手,“快别谢了,赶紧去医院吧,不然下雪路上会不好走。” 天气不怎么好,阴沉沉地感觉又要下雪。 体感温度也很低。 她站在烧了火墙的队医室门口都感觉冷,完全没办法想象走在荒无人烟的乡道上是个什么感觉。 闻时嗯了声,带着闻母和贺云松离开。 马婶子她们看着三人离开的背影,忍不住感慨,“淑芬是苦尽甘来了。” 王楠拿着针在戳鞋垫,闻声好奇道,“闻婶子之前过的很苦吗?” “苦!” 异口同声,至于如何个苦法,她们没说。 易迟迟心里有数,但她没有讨论人隐私的话题,遂没参与这个话题。 突然—— “小易知青,给我来点药片。” 来人是靠山屯的老坐地户马勇,据说这位曾经是放山人,不是人太独,把头的位置非他莫属。 这位也是个苦命人,不到五十的年纪看着像六七十,据说是媳妇和孩子一起出事把人给拖垮了。 易迟迟对他不熟,见都没见过几次,但见他一脸焦急的冲进来说要药片,站起身道,“叔你哪里不舒服?” “不是我,是队里养猪场的猪拉肚子了。” 马婶子她们蹭的一下站了起来,“猪出问题了?” “啊。” 马勇眉眼间全是焦急,“今早起来我发现的,有几个已经拉得站都站不稳了,收拾猪屎都来不及。” 说着他再次催促道,“易知青,你快点给我拿药。” 易迟迟对此表示无能为力,她拉开药柜给他看,“叔,不是我不给药,是没药给,” 为啥会出现赤脚医生,为啥每个生产大队的赤脚医生会单独分配一点地来种药材? 根本原因在于现今的医疗环境太差,不但西药奇缺,自制生产的能力更是差到让人心生绝望。 后世众人皆知的阿莫西林,我国直到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