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教女 (第1/2页)

好书推荐: 巨星重生之豪门娇妻

周安安的话,让两个小姑娘第一次直面人性的恶,她们还有些无所适从。 但是周安安并没有停止,女子更应知晓世间的一切理,天真烂漫和温柔贤淑都只是她们的保护色,坚强和洞察,才是她们立足于世的根本。 “甚至,有时候,知道掩盖还算是好的。更糟糕的时候,是掩都不想掩,直接替!” “替?” “对,代替。” 明目张胆地代替。 律法,从来都是权势之人手中的工具。当朝纲不振,礼乐崩坏时,律法,更成为一张废纸。 “我曾经在野史上看过一则文章。前朝末年,朝廷面临内忧外患之时,对地方官员的管束也是最为无力,那时候,有权有势之人犯了错,是可以用钱财收买穷苦人家的孩子来顶替真正的凶手,代替凶手去认罪伏法。 一些偏远城池,每年因此枉死的人不下百起。” 吴宝珠闻言愕然,从小生活在县衙附近,看的都是里面的大人如何明察秋毫,治理县城,从未听说过如此骇人之事。 “婶婶,当真有这样的事情?那地方官员查不出来吗?” “这些替人顶罪的,大多是穷得活不下去的人。有的是为了亲人活下去,甘愿顶罪。有的是被黑心的家人压着顶罪,只为换取钱财。” 而官员真的都是草包脓包吗? 不是的,再坏的时候,也还是有个别有志之士,他们两袖清风,他们为民请命。 只是当人的脖颈已经被钱财扼制住时,当人已经无路可走时,那点名声,那不属于自己的罪名,如果能换来其他家人短暂地活下去,又有何不能背负的呢? 何况,有时候,真的生不如死啊...... 曾经,周安安在后世的史书上就看过这样一个例子。 某朝末年时,替罪代死现象在民间极其猖獗,百姓如同泡在苦水里,挣扎不得,苦无出路。 当一位颇为清正的官员,在审理一桩凶杀案时,发现案子里存在很多的疑点,凶手绝不可能是他眼前那位十五岁瘦成一把骨头的少年。 官员百般规劝,希望少年能说出真相,不要徒劳丢了性命。 十五岁的少年,即使贫穷饥饿,但对人生还是有憧憬的。很快,他就对官员坦白了真相,原来他不过是因为家人收了凶手的钱财,才来认罪替死。 官员将此案打回,并命令下县尽快抓拿真凶。 可是,没多久,案子重新回到他手中,跪在他眼前,依旧是那个少年。 只是他看起来,伤痕累累。 原来案子发回原地,当地的县令对少年施加酷刑,让他生不如死。少年的家人也骂他,说之前卖他的钱已经买了粮食,现在他翻供,他惜命,那全家人的命该如何? 少年最后只能认罪,结束了他短暂的人生。 吴宝珠还没从残酷的真相中缓过来,而刘媛媛反倒冷静,她平时听多了娘亲捉鬼的事情,知道世间本就存在很多不公之事。 “娘,既然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已经到目无王法的地步了,他们干脆收买官员,不认罪,当没事发生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找人顶替?” 周安安看着女儿清澈的眼眸,本想摸摸她的脑袋,但想想孩子已经大了,她不该做这样不合时宜的动作了。 “因为名声。” 人要脸,树要皮,往往最虚伪的人,最重名声。 犯罪杀人,对自己,对家族的名声都是极大的污点。 “他们是可以不认罪,只要收买个官员,案子就能不了了之了。但是当遇到较真的官员,或者需要一个交代时,他们就会制造出一个真凶,既结了案子,也将自己置身事外。” 刘媛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娘,世道真到这样的地步,也太讨厌了吧。” 她爹是县令,是百姓的父母官,此时还在外面为了全城的百姓奔波劳碌,她真的无法想象他爹被收买,或者别人忽悠他爹的场面。 “是啊,到时候大家可怎么活啊......”吴宝珠是仵作之女,没有显赫的出身和富贵的家世,平时来往的都是附近的街坊邻居,大姑娘小媳妇,她无法想象到了那样的地步,身边的人都会遭遇些什么。 周安安说道:“历史的洪流,社会更迭的规律,是人力所无法阻挡的。但是,人可以在危难之际,保留下希望的火种。” “火种?” “希望?” “是。就是火种。公正、公义、公道,善良,世间一切理,这些不会随着更迭而消失,相反,它们更加弥足珍贵,会在以后的人生里,指引着大家继续前行。 而我们,就是保留这些美好品质的人。 谁说女子无用,女子只会看家带孩子?! 孩子是未来,是手持火种传递下去的人,是能让星星之火燎原的人。 而女子,母亲,姐妹,妻子,却是那个能帮他们点燃火种的人。” 两个小姑娘激动地看着周安安,仿佛感觉自己肩上背负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沉甸甸的,但又因此异常骄傲。 周安安见状,心下满意。 达到她的教育效果了,既不让她们脱离大环境,又不做无用的后宅之女。 这就足够了。喜欢穿越成老太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