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十六载,点醒阿弥 (第1/1页)

随着不断的复活分食,复活,周而复始也不知几何,终于有一准圣中期的大妖成功斩出二尸步入了准圣后期。 这下太一没话说了,他哈哈狂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哈哈哈!好!甚好!唐三藏的血肉果真是个宝啊!” “妖皇,吾等是否继续?”白泽躬身问道。 “那是自然,不过,接下来的血肉尔等不可食用,本皇独食,待本皇成功破除桎梏入了圣境,尔等再行分食。”太一威严肃穆道。 “是,吾等遵旨!”一众妖族至强尽皆躬身。 悬空漂浮的唐三藏魂魄都麻木了,他这是造了什么孽,要被如此对待。 不过,他能如何?一介凡人,案板上的肉,只能任妖宰割。 但愿他们的目的快些达成,早些结束此番折磨吧! 这边的唐三藏正在周而复始被众妖养猪食肉晋升修为,另一边的孙悟空却是找寻整个南部妖族,都无唐三藏魂魄踪影。 “烦死了!” 他一气之下,不找了,飞身回了破碎的五行山。 而后领着李九龙母子俩及土地离开破碎的五行山,回了花果山,过起了自在日子。 时光荏苒,唐三藏离开长安已去一十六载,原本黑发飘逸的唐王李世民两鬓已是斑白。 他依稀记得当初唐三藏离开长安之时所言。 当初他问唐三藏何时能归,唐三藏回答只需十年。 可如今都十六年了,连唐三藏的人影都看不见。 他目视长安城外摇头叹息,口中喃喃,“御弟啊!你已至何处?是否已取得真经,朕恐时日无多了。” 这时,太子李治步上前来,“父皇,您可是在想玄奘法师?” 李世民摸了摸李治的脑袋,一脸苦笑。 “当初为保国祚,江山永固,脱苦万民,朕遣玄奘法师前往西天灵山大雷音寺求取真经,如今已是十六载,可玄奘法师却无半点音讯。” “父皇,放心好了,这玄奘法师乃真佛指引,可堪天定,必能取得真经,安然归来。”李治劝慰道。 “唉……可是……”李世民话到嘴边,又止住了,在太子面前言自己身体,多有不妥。 他原本并不看好这李治,立其为太子也是无奈之举。 他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照此下去,他是等不到取得真经的御弟归来了。 “治儿,你记住,待朕百年之后,你承继大统,定要好生对待玄奘法师,切不可怠慢。”想到什么,李世民望向李治严肃道。 “是,儿臣谨记!”李治躬身回答。 十六载岁月于修者看似短暂,却是与原本的大势偏离。 按原本的大势,此刻的唐三藏已取得真经回到大唐,随后返回大雷音寺封佛,一切圆满,功德降临,众佛皆悦。 可此刻,却连唐三藏的魂魄在哪都不知晓。 一时间整个灵山佛殿都炸然了,各种言语交谈不断,对此阿弥亦是无奈。 此刻的他正等待着燃灯归来,六年前他给燃灯传音,却是迟迟等不到回复,他就好似消失了一般。 于此等大事,他阿弥不敢妄下定论,只能等燃灯回来做决定,以至于拖到现在还没个对策。 事实上即便燃灯归来又能如何,没了唐三藏,这经压根取不成,他们所图的功德亦是会烟消云散。 此乃天定规则,除非能改动规则,若不然,这经非他唐三藏取不可。 可改动规则洪荒谁能做到?即便是身处紫霄宫的六圣甚至是鸿钧老祖也不可能做到。 这六年是阿弥最难熬的六年,甚至将其原本始终保持微笑的面容变得愁眉苦脸的。 一众佛陀菩萨动不动便来问他如何是好,烦都烦死了,他要能知晓如何是好,也不至于落个愁眉苦脸没了笑容的下场。 “唉……我佛,你何时能归啊?弟子快顶不住了。” 正当阿弥愁容满面望着高空惆怅之时,一道空灵威严的声音突然在其脑海响起。 “莫要忧愁,随遇而安即可,修佛当修心,你的心乱了还如为佛?平常如一,一切自有注定。” “谁?”闻声,阿弥一副见了鬼的模样,四处查看起来。 这声音并非来自燃灯,也非来自接引准提,乃是他第一次听。 声音再无回复,阿弥思索着方才脑海中的声音,逐渐释然开来。 “说的对,我即为佛,怎能如凡一般暗生忧虑,乱了内心呢?” “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万事随遇而安即可。” 喃喃自语了一番,释然的阿弥再次露出了消失已久的微笑,他闪身来到佛殿,重拾信心的给众佛陀菩萨讲起了心中所悟。 在阿弥佛法箴言的灌输之下,原本心思杂乱的众佛亦是变得心平气和起来。 ~ 紫霄宫。 燃灯突破重重混沌罡风终于抵达于此,见大门敞开,他虽疑惑,却也未多想。 步入其内,却是不见一圣身影。 他躬身作揖行礼,开始呼唤起了鸿钧。 “燃灯求见道祖。” 可是等待许久,都不见回复,也不见现身,他开始唤起了元始天尊。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