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李闻洵去江南做官 (第1/1页)

李闻洵这心机深沉的男人一通表演,陆含宜立马就孤立无援了。 本来她也不占什么理,如今更是叫陆父厌弃,根本不愿陪她无理取闹。 而李闻洵,这一招以退为进却是效果百倍。 成功绝了陆含宜娘家的倚仗。 他要是真心疼自己妻子,真爱她,怎么会任由她回来告状,他早就在家里千哄万哄求着她了。 怎么能就在老丈人面前说两句不想失去她,自己的错这种假模假样的话。 他这就是故意把陆含宜放回娘家,叫她糟践他的面子和尊严,然后再这么说,陆父便会彻底厌弃陆含宜,不可能再为她撑腰找面子。 陆父那两句话说得更是重得不得了。 一不许陆含宜再提离婚,二不许她再无故回娘家。 那么陆含宜不就彻底只能依仗李闻洵,落到他手里了吗? 他一招以退为进,彻底叫陆含宜以后没得依仗,再闹,陆家也没人理会她。 柳氏在听完陆父的话后,她听懂了,眼底都是心疼。 忙不迭找圆场,“含宜还小,不懂事......” “你也闭嘴!陆含宜就是叫你惯坏了!”陆父转头呵斥她,“养出这样的女儿,你也丢了我们陆家的脸!罚月例半年,再瞎搞这个家你也别管了!” 陆父对着柳氏也是一通骂,把她掌家权都拿出来说,柳氏立马闭嘴。 再说一句,她在这个家都不用过了。 “还不快起来!带着孩子跟闻洵回家去!” 被打了的陆含宜红着眼睛,跟被撵走了一样从榻上起身,在柳氏那儿抱回了孩子,乖乖巧巧的站在李闻洵边上,跟着他走。 李闻洵儒雅好脾气的眼底闪过了一抹得意的精光。 陆令筠全都看在眼里。 都说女人心机重,心眼多,男人心眼心机多起来,可一点不比女人少。 陆含宜那点心机手段根本不能跟她男人斗。 看李闻洵这样,以后,有得她苦头吃了。 柳氏一双眼睛满是担心的看着自己女儿走了,陆含宜在走到门口,经过陆令筠的时候,瞥了她一眼,朝她重重不屑的哼了一声。 “你不用得意太早!” 陆令筠:“......” 陆含宜小声嘀咕完,快步跟上了李闻洵。 三天后,陆令筠听说了陆含宜要跟着李闻洵去江南做知县的事。 李闻洵一共有两个工作方向。 一是吏部这一次下发给新科进士们的空缺岗位。 李闻洵家里好歹有两个做官的,娘家陆家也在朝做官,吏部的人便是卖了个人情,留了个知县的空缺给李闻洵,问他愿不愿意去。 二便是考翰林院。 进翰林院是绝大多数进士们的选择。 因为翰林是文人们梦寐以求的地方,虽说翰林没有实权,官职大多都是闲散官,可那里可以做学问,养名气,要是搞出些名堂,便是能做大家的。 这一点也不比那些走实权路子,当权臣能臣的差。 而且,在翰林做官,日后即便碌碌无为也能养老,不容易出事,好过一些做官做实事的,一出错全家被连累。 所以,能选翰林院大多数学子还是会选翰林院。 可李闻洵最后选的是吏部任职,去江南做东海知县。 陆令筠在侯府思索了一会儿便想通了李闻洵的选择。 一肯定是因为李家的家庭环境。 李家绝大多数的资源都给了李闻洵的哥哥李闻泽,他就是留在京城里做官,李家也不可能再给他更大的助力。 他想往上爬,只能靠他自己。 而翰林院那种地方,光靠自己,怎么可能爬得上去。 没人捧,没有资源,没有背景,谁会给你做大家的机会。 京城里其他的方向门路,更是得有人引荐才行。 李家有这种资源,肯定统统都给他哥哥了。 他在家里这辈子都出不了头。 而偏偏,原因二就是李闻洵是一个极有野心的男人。 他这辈子就想出人头地,叫李家人对他刮目相看。 这有一个做地方官历练的机会,对李闻洵这种想翻身的男人来说,就是一个大机会。 一旦他有实力做起来,便是能青云直上。 再就是,或许有个第三...... “闻洵,你一定要去江南做知县,我支持你!” 李家,陆含宜重新恢复希望对李闻洵道。 李闻洵听着他那没什么脑子的妻子说这种话,内心极度动摇,可他脸上更加犹豫,“你这又是什么意思?地方官可不比京官,很难的。” “不不不,我相信你的实力!”陆含宜重新展露崇拜痴迷模样看着李闻洵,“你一定能在江南大有所为,到时候一飞冲天,叫所有人好看!” 陆含宜跟着李闻洵心不甘情不愿的回了李家。 原本想着自己这辈子是不是又要蹉跎掉,悔得肠子都要青了的时候,便是听到李闻洵在选官上纠结犹豫。 陆含宜一听到江南做官,她瞬间眼睛就亮了起来。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