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王家赈灾 (第1/2页)

下船之后,司嫱看向韦同康三人:“三位掌柜觉得这船帮你们运送货物如何?” “好,太好了,有这大船运送货物,我们的货物肯定能到达江南行省,只要货物能到达,我们就不惧江家”韦同康满脸笑意的说道。 困扰着他们最大的货物运输的问题解决了。 那他们也就不用再惧江家了。 虽然江家在江南行省势大,但是他们也不是没有人,不然那也撑不到现在。 司嫱话锋一转:“不过,这运输的钱可是要另外付的” 三人点头道:“这个当然,这个当然” 和三人谈好之后,江南行省的单子算是完全确定了下来。 不过还不能立即开始运输,还需要让船再多试试水才行,毕竟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是在海上出现问题,损失就大了。 更何况还有船员的性命呢。 皇宫,议政殿。 东南行省官员弹劾司光贤的奏折送到了司廷的手上。 一起出现的还有司午和司雍。 司午沉声道:“父皇,大哥此举是在回了东南行省,一旦东南行省的百姓流失,那东南行省也就名存实亡了,到时候其它地方的百姓也朝着京城迁徙而来,那就麻烦了” 司雍说道:“是啊,父皇,此风不可长,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会颠覆朝廷啊,请父皇下旨斥责大哥,命其将百姓都带回去” 两人的话刚说完,福全就在司廷的耳边说道:“陛下,六部的官员几乎都来了” “带他们进来吧”司廷轻声道。 “是” 六部的官员进俩之后,兵部尚书司徒东川就率先说到:“陛下,微臣听说太子要将东南行省的百姓引到京都,布置可够有这回事?” 司廷皱着眉点点头。 司徒东川还没说话,吏部上述单文就率先说到:“陛下,请尽快下旨,让太子殿下停止引导百姓来京都,一旦这些百姓来到京都,那东南行省的地谁来种啊,此举是在误国啊” 随后,其它的官员也是纷纷开口劝阻起来。 最终司廷无奈的说道:“不让太子将人引导过来,难道放在东南行省任由他们饿死吗?他们饿死在了东南行省,明年就有人种地了吗?” 司雍连忙道:“父皇,儿臣进宫之前曾去过一趟王家府邸,王家在京城的负责人王权已经答应开仓赈灾,而且王权已经在殿外等候,父皇可随时召见” 一旁的司午皱眉,感觉自己被利用了,随后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身旁的司雍。 很快,皇帝司廷就召见了王权。 随后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圣旨就离开京城开始朝着东南行省疾驰而去。 王家开仓赈灾,明年王家的赋税减少一成。 东南行省。 经过司光贤的几日的引导,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朝着京城的方向离开。 这天,东南行省的官员再次找上了司光贤:“殿下,百姓真的不能再离开了,否则东南行省就成摆设了” 司光贤笑了笑:“诸位大人放心,百姓明年春耕的时候就会回来的,要是回不来,那就从其它的方引导一部分过来就行了” 有官员躬身道:“殿下,如今百姓已经流失了数万,真的不能再继续流失了啊,百姓才是根基,若是再这样下去,东南行省就不复存在了” 司光贤不满道:“不让他们离开,难道让他们在这里饿死吗?本宫可养不起他们,一旦百姓死亡太多,本宫回去怎么向父皇交代” “本宫只负责赈灾,至于怎么赈灾,那还是本宫的事,你们要是能让百姓活下来,那本宫就不再引导他们离开这里” 随后,众多官员都沉默下来。 这时,外面有禁军恭敬喊道:“殿下,外面来了一个商队,说是王家的商队,送来粮食让殿下原地赈灾” 听到禁军的话,众多官员眼睛一亮,随后说道:“殿下,王家愿意出粮食,可否原地赈灾,不要再引导百姓离开了” 司光贤故作为难的点点头,众多官员对视一眼,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没多久,司光贤就接见了王家的王选。 王选躬身道:“参见太子殿下,我家家主怜悯百姓,不忍百姓刚经历洪灾,又要经历长途跋涉之苦,今日让我带着粮食来赈灾,草民斗胆请殿下下令,让百姓留下来,王家会提供足够的粮食让他们活下来” 司光贤轻声道:“麻烦王掌柜替本宫传话,王家主的大义,本宫和朝廷都会铭记在心,他日若是有用得到本宫的地方,尽管开口” “多谢太子殿下” 就这样,王家出粮赈灾留下百姓,司光贤赈灾立功,司嫱得到了几万的百姓,好像每人都有所收获。 第二天,工部的人也赶到了东南行省,随后在工部人员的带领下,迅速组织了足够的工人开始修建河道。 而冯伯行留下了三千人给江岳之后,也开始带领士兵开始返回。 如今赈灾基本已经完成,王家答应下来的事情,就不担心他们会反悔。 不然那就是欺君,可是要玩九族消消乐的。 距离东南行省不远处的一个粥棚。 这里是冯伯行设置的一处施粥的地方。 这一日,有几人中午吃了粥之后就待在原地不住,禁军前往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