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说句不好听的懂话,只要能嫁入皇室的是王家女儿,是哪一个有关系吗?关系肯定是有的,但至少没有那么要紧。

如今看起来,默默无闻的王妍比王婕好许多。

王婕有些娇惯了,脾气不大好,这样的性格是宫廷大忌,只怕嫁入晋王府也很难笼络李治的关心,一个不受宠的王妃能为夫家争取些什么?

别没好处反而有祸事就麻烦了,何况李治也不喜欢她,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何苦呢?

反倒是王妍,有同船渡的缘分,李治似乎也喜欢,今日一身素雅的打扮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姐妹中看似暗淡,实际却反而显得高洁优雅,一下子就吸引到别人的目光。

更要紧的是这孩子身上那种和长孙皇后很相似的气质,注定了李治会喜欢,会珍视,多有宠爱。谢逸不知道,但同安大长公主知晓,想想长孙皇后崩逝时,李治哭的何其伤心,便知王妍评级诶这一个优势便可安居宫中,宠爱无忧。

而且此女温柔恬静,眉目中也颇为沉稳,能在皇家游刃有余,是值得希望的。虽然也只是“第一次”见,但同安大长公主笃定凭借自己数十年的人生经验,是不会看走眼的。

也只是一瞬间,她便想明白了许许多多,并做出一个决定,一个对许多人至关重要的决定。

至于王仁佑那不甘和哀求的眼神,完全她被无视了,家族利益至上,一个女孩儿的荣辱算什么?

何况王婕不过是当不上王妃而已,作为王家的嫡女,她还会有很不错的夫婿的,也不算委屈。

至于当不上皇家的儿媳妇,不能享至高尊贵,那是她命中没有那个名。

“缘分啊,妍儿有幸与晋王同舟。是三生修来的福气。”同安大长公主笑道:“既如此,你作为主人,便为晋王介绍一下我王家风物吧!”

“叔祖母,我……”王妍下意识想要推辞,她常年住在长安,对太原王家全无了解。如何介绍?这个差事本身于她并不合适,更让她有些难为情。

尤其是看到一群姐妹,尤其是王婕那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心里虽无多少怯意,但并不想闹得太大,闹得太僵。

“好好的招待好晋王,莫要失了礼仪,辜负祖母的期望。”不等王妍说出推辞之语,同安大长公主已经先一步开口堵嘴。同时也表明一个至关重要的态度。

王家的老祖宗开口让王妍招待李治,这意味着什么已然不言而喻,王仁祐心里的感觉怪怪的,可是能怎么样呢?

一来是女儿不争气,二来算是天意,谁让人家王妍和晋王早早遇上,还曾同舟而行呢?确实是缘分啊,无论是同舟共济。还是百年修得同船度这些话,都从方方面面彰显出这似乎是一桩天作之合。

如此情况下。说什么都没用了,原本还有所期盼的,现在还是乖乖收起心来,好好伺候晋王殿下吧!

不过往后,得好好笼络王仁礼了,如果成了晋王殿下的岳丈。这个庶出,原本不受重用的兄弟可能就要飞黄腾达了。

作为王家未来的家主,必须要有这个意识,王家不仅仅是需要自己一家独大,更需要一众兄弟帮衬。共同繁荣家族。

至于嘴巴嘟起,满心不服气和怨恨的王婕则被带走了,平日里她可以使摆摆大小姐脾气,但今日他不敢。尤其是当着尊贵的祖母面前,她只能默默承认这个事实,带着满心的不服气离开,从而彻底离开历史舞台。

至于王妍,则领着李治前去四处参观。

虽说古有七岁不同席,男女授受不亲之类的说法,但王家,尤其是同安大长公主似乎完全不在乎这个,反而有意纵容。甚至连自己这个外男都不忌讳,以至于能够从容目睹这场看似无关紧要,却关乎历史进程的大事。

谢逸一直在现场看着,完全没想到自己很在意却无能为力的问题这么容易就解决了?王仁祐的女儿不会入宫了,历史上的王皇后是不会再出现了。

不过未来,如果李治依旧如愿走上那个位置,“王皇后”还是会出现,只不过此皇后非彼皇后罢了!

如此甚好,一个温婉贤淑的姑娘入主晋王府,最要紧的是李治还很喜欢此女,再没了武媚娘,想必以后李治的后宫会很和谐。至于那位萧淑妃,即便还是照旧出现,也不会如原本历史上那般嚣张了。

宫中最受宠的是这位“王皇后”,他这个普通嫔妃只能靠边站,如此也算老天爷送给李治的一份礼物,也许他自己感受不到,但对他而言是真的好。

至少谢逸觉得很欣慰,也便不再对武二娘子未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