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陛下,同州刺史已经控制发病的村庄巷陌,但疫情仍在肆虐,可见仍有遗漏病患。”

“天花疫情初期或不明显,很难察觉,有遗漏不奇怪……恐怕还会新增病患,当务之急,要不要封锁整个同州?避免疫情扩散到其他州县,尤其是长安。”

“如此,便得封锁自潼关入长安的道路,这妥当吗?”

“是啊,先不说开春之后粮道重新运转,单是商旅便有许多,大都要经过同州与附近州县。若是封锁道路,恐怕会不行,时间久了,会出乱子的。”

“可如果任由疫情蔓延,传入长安该如何是好?”众臣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下。

房玄龄道:“当务之急,还是派医官前往同州,医治病患,防控疫情。至于周边州县和长安,加强防控便是。

毕竟眼下春寒料峭,天气还冷,疫情不会像夏秋时节传播的那么迅速,未必会那么糟糕。”

“房相之言有理,还是先往好处想吧!”

御座上的李世民闻言,眉头一动,轻声道:“命太医署派人前往同州,医治防控疫情。”

“是!”

“玄龄,你再去一趟千金药庐,看看孙思邈有没有什么防控疫情的好办法。”李世民轻叹道:“天下若是有人能遏制天花,朕定封侯重赏。”

诸多重臣深以为然,治好天花是功德无量,造福天下的善事,厚赏理所应当。

大概方针确定,还需商讨一些具体细节,君臣众人正讨论之时,内侍来报——大理寺少卿孙伏伽急事求见。

……(未完待续。。)

第一三一章 欺君之罪

孙伏伽?

李世民略微诧异,第一反应是他怎么也来添乱?

但转念一想,孙伏伽是稳重之人,不会无的放矢,既然是有急事求见,想必确实是有紧急之事。

“宣!”没有避讳在场的重臣,李世民直接传召。

孙伏伽来的很快,行礼之后,看着满殿的重臣官员,也颇为惊讶,也略有迟疑。

“孙卿,何事?”

“陛下,陕州袭击御营案的嫌犯抓到了。”

“哦,快快道来。”李世民对此颇为惊讶,也甚有兴趣。

孙伏伽道:“陛下,今日河间郡王次子,金吾卫中郎将李崇晦在南郊行猎,于一处坟茔处抓获一人。

经辨认,此人是杜伏威义子阚棱,仵作验看被其击伤武士的伤口,与李崇晦当日受伤情形相似。”

“阚棱?杜伏威的义子?”李世民眉头紧皱,神色骤然凝重了不少。

“是的,河间郡王的贴身侍卫认得此人,确认无疑。”

“竟有此事?”李世民看似疑问,但神色一动,好似很多事情瞬间便通透了。比如他派侯君集出任陈州刺史,就是因为江淮异动,现在看来,原因找到了。

杜伏威是昔年江淮霸主,其义子竟然没死,那么再组织起些余孽,暗中行不轨之事也不奇怪。

但他们胆大包天,竟然刺王杀驾,袭击御营,这是李世民所不能容忍的。

“陛下,而今只能确定阚棱袭击过李崇晦,至于其他尚不能定论。”孙伏伽的言辞十分严谨。

“阚棱可有交代?”

“没有,自从进了大理寺,一句话都不曾讲。”

李世民皱眉道:“没有结果,你着急来见朕……”

“陛下,朕请见是因为此事另有牵涉。”

“是何牵涉?”

孙伏伽沉声道:“从韦家传来消息。当初韦悦欲求亲谢杜氏,故派人前往江淮调查其出身,从线索显示,恐怕淮阳县伯府的谢杜氏与杜伏威有关。”

此话一出,满殿皆惊!

这才是事情的关键,矛头真正所指的方向——谢逸!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的眼神里闪过些许惊讶,岑文本也略微不淡定。不过是顷刻间,几位重臣的思绪已经转了好几个弯,前因后果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揣测和推敲。

李世民的神色也为之一变,沉声道:“你说什么?”

孙伏伽躬身道:“臣为了谨慎。前去向河间郡王求证,他承认当初籍没杜伏威家眷时,走掉一妾,似乎还有个女儿。

魏王府的管家刘轩当时恰好也在,同样提供了一条消息,他在洛阳宫看到过谢杜氏在僻静处放河灯,上面只有‘先父杜’三个字,此事魏王殿下也曾目睹。”

“青雀也看到了?”

“是的,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