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 (第1/4页)

,真珠可汗正好以此为武器,征讨四方。”

“哼,贵使最好慎言。”狄知逊冷哼一声。

“怎么?”高昌使臣一脸不忿,一时却又不知是否真有那句话说错了。

狄知逊朗声道:“请使臣注意下自己的身份,高昌国主鞠文泰上表臣服,大唐在高昌之地设有西州,作为臣属不该提及宗主,难道不该尊称大唐吗?

另外,西突厥送上的宝刀虽好,用来捕猎猛兽很不错,但阁下所谓的“征讨四方”到底是征讨何方呢?

南边是大唐,西边是西突厥和高昌啊,纵然东边的靺鞨,北边的回纥也都是薛延陀的友邻,和睦相处,何来兵戈?难道阁下是故意想要挑起草原战火?”

一番话有些“强词夺理”,却都有理有据,高昌和薛延陀等国都曾朝贺大唐是不争的事实,扣他一个不敬大唐的罪名倒也说得过去。

顺势再抓住“征讨四方”这个词做点文章,指望挤兑薛延陀不敢进犯大唐很难,但可以趁势提醒或者挑拨薛延陀与周围部族的关系。

让回纥人、靺鞨甚至铁勒诸部感受到薛延陀对他们的威胁,如果激起反抗那是最好不过。

谢逸听在耳中,连连点头,原来的狄侍郎的口才这么好,难怪会选他为使臣。除了稳重之外,原来还有这个原因。

狄知逊话音落地,高昌使臣的脸色很不好,想要反驳一时间却不知该从何处说起。前一个问题是理亏,后一个问题会越描越黑,他能说什么呢?所以只好哑口无言,尴尬避退。

突厥胡禄小可汗的脸色自然也不大好,却没有为高昌强出头的意思,本来嘛!都是前来送贺礼的,礼物珍贵程度相差不大,非要比个高低有必要吗?

夷男依旧面带笑意。但笑容之中却多了几分谨慎,从狄知逊的话中他听出了几分警示。同时也警惕地看向各部使臣方向,到底是该责怪高昌使臣多嘴,还是狄知逊搬弄是非,一时间也说不清楚。

气氛略微尴尬的瞬间,谢逸上前道:“真珠可汗,这些礼物都是大唐皇帝,天可汗陛下亲自挑选,交由我等转交可汗,表达祝贺与皇帝陛下对您的关怀。”

“夷男谢天可汗陛下!”哪怕心有不敬。也得装装样子谢主隆恩。

谢逸笑道:“可汗莫要着急谢恩,皇帝陛下还有厚赐与可汗。”

“是吗?”众人都伸长了脖子,好奇地张望,这应该才算是大唐压箱底的厚礼吧?

“当然了!”谢逸挥了挥手,有侍从递上来一个锦盒,谢逸从中取出一份圣旨,朗声道:“此乃大唐皇帝御笔所书的圣旨,请真珠可汗与两位王子接旨。”

大度设和突利失都有些惊讶,显然都有些疑惑。大唐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夷男也颇为不解,难道与自己两个儿子也有关?

谢逸淡淡一笑,随即朗声诵读四六骈文,薛延陀人不由听的一愣一愣。通俗的汉话他们听得懂。但此等文言文,却晦涩难懂。

见到此情此景,狄知逊很荣幸地上前解释,大意是薛延陀真珠可汗守卫北疆。于国有功,理当褒奖。

然可汗已经身居高位,封无可封。只是给你加个尊称“真珠毗伽可汗”。另外赏赐金玉之物分量不足,所以按照惯常做法,推恩于子。所以加封为您的两位王子为可汗,并赐予封号。

话说的很委婉,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好像是大唐皇帝给予了莫大的赏赐一样。

薛延陀人和诸多旁观者不禁有些恍惚,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突利失最懂大唐文化,也颇为聪明,反应最为迅速。

他迅速想明白大唐此举的意图,绝对说得上不安好心。

说是推恩,但实际上除了一个徒有虚名的封号之外,恩惠在哪里?结果只会导致……

突利失想的明白,但对于自己而言是好事啊!

自己是次子,在薛延陀境内的势力和支持者并不多,自己母亲的身份比不上大度设母亲的地位,在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

但现在不同了,有了大唐皇帝的封赏,尤其是这个看似一钱不值的可汗名号对自己而言却意义非凡。

甚至可以说是想瞌睡送枕头,或者说雪中送炭一般,恰到好处,很及时啊!

所以只此一点,他便没有反对的道理!只有当自己能够尚未,执掌权柄,独断专行之时,薛延陀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才会对等。

因此突利失什么都没说,只是低着头暗暗窃喜,同时观察父亲和大度设的反应。

大度设也不知道是否想明白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