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1/4页)

贺逻鹘是突利可汗之子,倒也算名正言顺的突厥继承人,如果可以成事,到时候以他的名义举兵聚将,然后将其握在手中为傀儡,自己来发号施令。

对,就是汉人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或许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失败以后,贺逻鹘必然也会被问罪,这算是对突利可汗当初“不仁”的报复吧。

当然了,前提是阿史那结社率考虑过失败,以及失败的后果。

他真的考虑过吗?

趁着傍晚的夜色,以及守卫的松懈,突厥人悄然潜过了外围防线,然后对九成宫发起突袭。

宫门口的战况有些惨烈,禁卫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人偷袭,且刺客实力不弱,所以很快便有人受伤。

不过多久,便有数十禁卫军死在刺客刀下。若非孙武开率领余下的禁卫军拼死阻拦抵抗,恐怕突厥人已经冲进了九成宫。

仁寿宫变的多年以后,又是一个夜晚,同样的地点,再次上演了一幕“九成宫变”……(未完待续。。)

第一七五章 熟悉的陌生笑脸

宫变想要成功,要么有缜密的计划,有时候还需要一点好运气。或者拥有绝对强劲的实力,方有较大把握。

很遗憾,阿史那结社率什么都没有。

他发起的这场突袭行刺只是有些突然而已,根本算不上准备充足。只要九成宫的禁卫军反应过来,或者附近的折冲府增援,必败无疑。

毕竟只有几十个人,连皇帝的人影都没见着,便妄图从行宫门口强攻进入,开什么玩笑?

当然,也不是没人成功过,但阿史那结社率并不是其中的幸运儿,他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一场闹剧。

为了能娶到美丽贤惠的媳妇,孙武开算是拼了,带着折冲府的士兵拼死抗击,总算将突厥人挡在行宫大门口外。

李世民在远处发现异常,很快便得到有人持刀闯行宫,意欲行刺皇帝陛下的奏报。

是可忍孰不可忍,接连遭遇刺杀,李二陛下已经怒不可遏。以往是在野外也就罢了,这回直接持刀硬闯行宫,简直是胆大包天。

这完全是在挑战自己的底线和尊严,皇帝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所以这等罪行不可饶恕。

禁卫军接到的命令是除了首恶扣押待审外,其他突厥人全部格杀。与此同时还有监控附近山野道路的秘旨,以免突厥人还有同伙。

显然,担心是多余的,几十个突厥人没能进入九成宫便被摆平了。

见势不妙,阿史那结社率似乎终于清醒过来,转身撒腿就跑。

九成宫在渭北的山间,趁着夜色迅速潜入了林间,逃生的机会还是蛮大的。

然而行刺皇帝的首恶,李世民焉能放过?两个折冲府,甚至是整个关中的驻军都被调动了,务必要抓住阿史那结社率。

目的不仅仅是因为龙颜大怒。李二陛下更在意的是他背后的隐情。和前两次行刺不同,这次的刺客身份明确,是突厥人。

在如今的大唐,这是个很敏感的群体。作为一个战败臣服的族群,竟然敢反叛行刺,这说明什么?

是他们不满足现状,还是野心不安?

毫无疑问,此事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突厥人的心态多少会有些变化,会不会引起较大的麻烦还未可知。朝廷是否需要调整对突厥,以及北部边防的策略都是问题。

这一切,最好是抓住阿史那结社率,调查清楚来龙去脉,也好做出准确判断。

唉!

烦啊,来九成宫不过月余,好日子还没过几天又被搅和了。

本来晚上要大展雄风的,这会……听到有人进攻行宫,嫔妃们都心惊胆颤。也很难有往日的柔媚风情。

如此状况下,李二陛下自然是意兴索然,在九成宫多住些日子的打算似乎也泡汤了。

操蛋啊,李二陛下终于遏制不住滔天的怒火。

……

袭击九成宫是个很草率。很鲁莽的行动,完全属于脑袋一热。

没有周密的计划,也没有强劲的实力,在一波冒进的冲锋受阻后。便宣告失败了。

阿史那结社率突然意识到事实,这个可怕的事实。

攻击行宫,行刺皇帝是什么罪名可想而知。这下不仅仅是待遇差不如意的问题了,小命八成要丢掉。

是个人都有求生本能,阿史那结社率也不例外,所以他立即丢下一众突厥兄弟,逃奔到了夜色之中。

渭北的荒野树林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