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 (第1/4页)

而且东宫也缺少一个理由,让皇帝陛下亲临东宫总得需要一个充足的理由才行,一般的情况只能是太子前去拜见皇帝。除非是太子生病,且病的很严重,或者东宫出了什么乱子……

前一种肯定不可能,这时候太子生病显然不合情理;反过来,如果东宫出了什么乱子,皇帝大概不会多管,反而可能直接导致废立之事。

所以这些理由不合理,总不能弄出个皇孙重病的由头来吧?即便是李承乾愿意让自己蒙受此等诅咒,皇帝也未必相信。这个时候,东宫但凡有丝毫不合乎常理的风吹草动,都会被怀疑。

但魏征之死却给东宫送上了一个绝好的理由,魏征生前是太子洗马,他去世之后太子殿下深表伤感,设祭进行悼念是合乎情理的。

最为关键的是皇帝陛下对魏征感情很深,最近一系列的悼念和哀荣便是最好的体现。搞一个祭奠魏征的活动,李世民动之以情来参与的可能是很大的,而且在祭奠设在东宫,便有充足的理由邀请皇帝前来。

至于被怀疑,也是有可能的,但相对没有那么特别,没有那么反常。当此之时,外界很可能认为是东宫想要借着魏征之死来挽回形象,挽回在皇帝陛下的圣心,没有谁会首先联想到太子打算谋反吧?(未完待续。)

第三九一章 留下声音的神物

送上门的绝好理由让李承乾看到了希望,置诸死地而后生,孤注一掷的希望。

而大理寺里,李佑和阴弘智关在一起已经有很多天了,甥舅两从开始一直无话可说,到后来渐渐开始有了交流。

刚开始他们明显是担心隔墙有耳,所以什么都不敢说,提防心很强。但是之后的一段时间,他们发现大理寺的狱卒什么压根不搭理他们,一直离得很远很远,没有一丁点探寻的意思。

至于隔墙有耳就更不必担心了,偌大的牢笼里只有他们甥舅两人,再无第二人。至于隔墙更不存在,三面栅栏,剩下一堵几尺后的砖石墙壁,这是大理寺为了做到安全无忧特别修建的。

在这样的情形下,两个人低声交谈根本不会被外人听到,所以也就无需再过多顾忌。阴弘智或许还能耐得住寂寞,但李佑却已经撑不住了,有人对他不简单的审问还倒罢了,现在把他仍在那里不闻不问反而让他心里很发毛。

接下来会面临什么?会怎么处置自己?这些十分要紧的问题却没有一个人给自己说,大理寺已经完全把自己当作空气一般,似乎全然不存在,对自己未来的命运丝毫的不知情。

这些天,李佑完全生活在惶恐和畏惧之中,要是不说点什么,做点什么他真的会受不了。尤其是在华阴时舅舅和自己说的那些话,如今心里还有许许多多的不解和疑问,趁着无外人在的时候,少不得想要和舅舅阴弘智聊上几句。

“舅舅,我已经按照你教的都告诉谢逸了,我们的目的也应该能达到了吧?”被关押在一起的第三天之后。李佑终于向舅舅阴弘智开口了。

“只要你说的没有纰漏,效果自然是有的,至于是否达到效果,目前还不得而知。”阴弘智的声音很低,但至少发出了回应,而不是之前那样默不作声。毫无反应。

这让李佑莫名邮政兴奋,追问道:“舅舅,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将袭杀的罪名推到东宫身上呢?”

显然,李佑声称遭遇了东宫的袭杀有很大的水分,甚至可以说完全是谎言,而且是来自阴弘智的授意。只不过他心中有些疑惑不解之处,似乎已经藏了很多天,此刻无人之时终于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阴弘智淡淡轻笑一声道:“除了东宫,还会有谁呢?”

“就因为我们和东宫有过来往。就肯定是他们?而且为什么我们要坚称东宫和我们一起勾结谋反呢?明明没……”

李佑的问题话说到一半,突然被阴弘智打断道:“你太年轻了,你觉得没有什么,但太子觉得是个隐患,对我们动手有什么奇怪的?

至于我们拉上东宫,何尝不是为了自保?当东宫也掺和进来的时候,黄第一处置起来少不得要谨慎一些,说不定为了维护东宫。你便能保住性命。”

“是为了我,这样有用吗?”李佑微微惊讶。似乎没想到舅舅一番良苦用心竟然是为了自己。只是这样连带上东宫,把事情闹大真的有用吗?

“有没有用,试试才知道。”阴弘智淡淡应了一句,嘴角露出一丝阴冷的笑意,随后便不再言语。

面对这个傻傻的外甥,他已经不再想要多说什么。这些话说给他愿意相信自然最好,要是不信……信不信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