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 (第1/4页)

李二陛下匆匆看过之后,推掉了当日所有的行程事务,与此同时,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三省宰相重臣奉诏入承庆殿议事。

消息刚传出来,诸位宰相都有些惊讶,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比如突发灾害、叛乱,抑或边疆战时一类的大事。

尤其是进了承庆殿,李世民拿起奏疏道:“这是李道宗从灵州快马疾送来的。”

“陛下,发生何事?难道是薛延陀?”房玄龄心里咯噔一下,只道是薛延陀反了。

李世民风轻云淡道:“没错,是薛延陀,但并非战事,而是消弭延缓战事的策略。”

房玄龄松了口气,问道:“哦,不知江夏郡王有何良策?”

“不是李道宗想出来的,是谢逸的主意,他在灵州和李道宗商讨应对之策,提议朝廷采用推恩策。”李二陛下手持奏疏,轻声言道。

“推恩?”熟悉历史的长孙无忌和岑文本都眉头一动,显然是想到了什么。

李世民笑道:“汉武帝以推恩令解决了诸侯封国,谢逸建议朝廷效用此策以乱薛延陀,加封夷男两子为可汗。”

“嗯……好啊!”

长孙无忌立即赞赏道:“薛延陀两王子不睦,如果都得了可汗的封号,必然对为继承之事相争内耗,甚至与夷男有父子争耗。”

房玄龄赞道:“谢学士当真聪敏,臣不过是托江夏郡王转告他薛延陀内部不睦,可以加以利用,没想到转眼间便弄出了推恩之策,思绪之机敏比臣快多了。”

其他几位大臣表情差不多,他们都是老谋深算之人,推恩策的好坏以及预期成效显然而易见。也许他们都曾有过类似的念头,但谁都没有正经先提出来,此时自然没话说。

李二陛下满心欢喜道:“朕原本觉得让他出使薛延陀有些冒险,但现在看来,选择是对的。”

“陛下圣明。”

“时间紧急,卿等以为这推恩策可行否?”

“可行!”诸位大臣纷纷点头赞同。

李世民见状,当即吩咐道:“文本,即可拟写诏书,速速送去西北,赶在谢逸和狄知逊出国境前送到使团手中。”

“臣遵旨!”

李世民悠悠道:“除此之外,李道宗还说了件事,长安的那群鬼魅好像跑去了灵州……”(未完待续。。)

第一九四章 国舅难当

李世民话音落地,诸位宰相皆是心中一震。

长安的那群魑魅魍魉是什么人?不就是在陕州行刺皇帝,在乐游原行刺太子的宵小嘛!

他们现在又去了灵州,但身在长安的他们却毫无察觉,就这样让人从眼皮子底下逃走了。

虽说这事具体是由大理寺少卿孙伏伽处置,诸位宰相并不负责,但他们仍旧感到脸上无光。

“陛下,宵小之辈是打算在北境生事吗?”

李世民道:“也许吧,李道宗已经在灵州展开追捕缉拿,但能不能抓到还未可知,中书省下一道诏书给西北各道州县,加强寻访追捕。”

“是!”岑文本和房玄龄当即领旨。

随后众臣散去,但独有长孙无忌被留了下来,这是常有之事,谁也不曾特别在意。

“陛下……”往日里,长孙无忌能大概猜到帝王心思,但今日却不知李二陛下为何要留下他。

李世民突然开口道:“辅机啊,你以为想要拿住那些人,靠州县的人行吗?”

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题,长孙无忌也有些诧异,迟疑道:“很难,州县能处理地方盗匪已然不错,那些魑魅魍魉不一般,恐不是寻常捕快官吏能应对的。”

“是啊,朕也颇为惆怅。”李世民轻叹一声,脸上有无奈神情。

长孙无忌提议道:“陛下,不若从大理寺和刑部抽调些许擅长追捕之人前往西北各州县。”

“管用吗?大理寺的捕快们就能办好此事?”李世民对此不以为然。

“陛下的意思是?”长孙无忌现在算是明白了,李二陛下肯定已经有想法,现在是想要和自己商量。

“朕准备抽调一些人手,组建一支专门刺探,缉拿和保卫的秘密衙署。”李世民悠悠道:“名字朕都想好了,就叫百骑。”

“百骑?”

李世民道:“是的,从羽林卫中挑选精锐加以培训,当然。最紧要的还是忠诚,直接听命于朕。专司刺探情报,缉拿凶犯,暗中护卫,以及一些秘密事务。”

“陛下圣明,这是个好主意,这些人在暗处,州县捕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