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 (第1/4页)

若是这些州县的官员不明所以听从了号令,或者因为投机或者被迫的原因参与进叛乱。结果都会很糟糕。

所以现在必须要和李佑比速度,让徐孝德前去附近的州县传达圣旨,以便宜行事的职权将齐州附近州县的兵力聚拢到自己麾下,然后从容平叛。

当然了,现在特别需要小心的是齐州城里的那些人,无论是阴弘智还是王君度都很危险,说不定他们现在已经合二为一,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了。

大明湖畔的那把大火不能说明什么,他们不会因此而放弃追杀,只需要在火场的灰烬里找找烧焦尸体的数量便能确定的事实。所以谢逸自始至终没有想要骗过杀手的侥幸想法。不出意外,刺杀还会继续,接下来就需要自己小心了。

尤其是徐慧在身边的时候,真有几分乱世佳人的感觉。

……

果然,齐州城里,王君度有些遗憾。

本来对谢逸的行刺他们准备的十分周到,专门从四处抽调而来上百名最优秀的刺客,埋伏在大明湖畔,准备在谢逸出门的时候发动袭击。

但是这一切都因为阴弘智突然对徐孝德下手而改变。更为可笑的是袭击的还是假刺史,事出仓皇,一下子惊动了谢逸。

王君度自知如果在等下去谢逸必定会察觉,继而有所防备。所以立即发动进攻。在外行刺和进攻宅邸的性质、难度和成功可能性完全不同。

他们没想到谢逸早有准备,在大明湖上准备了船只,而且很果断地放了一把火。当周围的民众和兵丁被吸引前来救火的时候,行刺自然告一段落。而谢逸已经趁此机会远遁,他们又到哪里去找人呢?

“主人,谢逸定然没有走远。我们还有机会。”

“罢了,谢逸比狐狸还要精明,我们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他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的。”

王君度摆手道:“齐王府虽然起兵了,这是好事,但是谢逸走了……”

王君度没有明说,但是心中已经有种不好的预感,难道谢逸又要坏了自己的好事?难道他依然会是自己命中注定的克星?

“主人,齐王府已经接管齐州的军政之事,兵马也开始调动,那我们的人马是不是也出动?”

听到属下的请示,王君度在一瞬间有些犹豫,谢逸从容离开让他有种很不好的预感。他在想如此全盘托出自家的力量,如果翻船可能意味着全军覆没,这个风险和代价值得吗?

但是转念一想,这此可以说是二十年最好的一次机会,如果错过了,不知道下次会是什么时候。而且王君度已经老了,他已经等不下去,也等不了多久,当有好机会出现的时候只能孤注一掷,赌一次。

谢逸虽然走了,虽然坏了自己好几次事情,但是这一遭未必重蹈覆辙,老天爷应该不会那么残忍,应该不会。

王君度轻叹一声,吩咐道:“嗯,让昝君谟、梁猛彪和阴弘智去谈吧,调动我们所有的力量支持李佑,此事闹的越大越好。”

“是,属下遵命。”

……

齐王府里,李佑好一阵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彻底走上了反叛的不归路。

杀了权万纪和刘德威,谋杀徐孝德,行刺谢逸……

一系列对朝廷大员的举动之后,便于长安彻底对立,便与父皇李世民彻底对立。不管他愿不愿意承认,事实都已经如此,后悔已经完全来不及。

“殿下,事已至此便莫要多想了,我们麾下招募的猛士不少,如今您振臂一呼,大河南北不知有多少豪杰前来归附,齐青莱各州的兵马随之调动,便可直捣长安。”阴弘智的话轻描淡写,神态间带着几分得意。

如今的局面,不管成功与否,对他而言都算是成功了,所以自然会有几分得意。原本还会顾忌一下李佑的感受,但是现在……已经无所谓了。

李佑迟疑地点点头,事已至此他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大不了一死了之。反正按照先前的情况,回到长安也是死路一条,还不如拼死一搏,或许能拼出个机会呢。

想当年,父皇还不是在玄武门拼死一搏,才有今日的地位,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呢?只是……

李佑忧心忡忡道:“舅舅,我们在齐州起事,身在长安的母妃……”(未完待续。)

第三四九章 帝怒妃怨

儿子反叛,母亲的日子自然不会好过。

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阴妃的表情有些懵,她更多是希望儿子安安全全,可以有更好的待遇和前程,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