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 (第1/4页)

站在角落的老宦官低声道:“回避下,魏洗马已经前去东宫上任了。”

“那就好,但愿魏玄成有能耐替朕教好承乾,也但愿那个不肖子能有所长进。”李世民一声叹息,仿佛有些沧桑,有些无奈。

老宦官站在一边垂首而立,这句话他没有接口,因为这个问题有难,他不该参言。

李世民沉默片刻,又问道:“这次东宫的事情你有没有觉得有些蹊跷?”

“请问陛下的意思是……”

“那个称心是什么来路?还有,纥干承基也不是吃素的,为什么消息还是走漏,传的满城风雨?”李世民沉吟道:“朕总觉得其中透着不小的蹊跷之处,怕是有古怪啊!”

老宦官沉吟道:“陛下要觉得有蹊跷,那奴婢就让人去查查。”

“好,去查查,朕得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李世民问道:“对了,李佑走到哪里了?”

老宦官道:“据说是到了洛阳了,因为皇五子突然生病,且病情严重……刘德威便留在请医者延医问药,延迟赶路。”

“病了?”李世民微微一声冷哼。

“是的,皇五子病了。”旁人口中都是逆贼李佑,但老宦官依旧口称皇子。

李世民并未觉得不妥,反而是若有所思沉默片刻,叹道;“那就先给他治病吧,等回到长安论罪该杀该剐是另外一回事。”

“是!”老宦官清晰地接收到李二陛下释放出的讯号,轻轻点头。

李世民又问道:“对了,谢逸呢?”

老宦官道:“淮阳侯在路上,因剿灭王君度等人耽误,启程晚些,不过元日前应该能回到长安。”

“嗯,这小子这次办的不错,总算是把王君度等人给朕剿灭了。”李世民道:“可惜晚了些,要是能早点剿灭,也许佑儿不至于……”

言及此处,李世民沉声道:“谢逸算是有功,回来后朕该论功行赏,他虽然年轻,但有功于超。今岁玉米和土豆的收成很不错,明年就能在关中大规模推广了,从此天下将不会再有几个人饿肚子了,单此一功给个郡公不为过。”

老宦官没有说什么,但心中却暗暗一惊,这样看来淮阳侯马上就要变成淮阳郡公,距离顶级的国公爵位只有一步之遥。

朝中依靠功劳晋升到这个层次的,毫无疑问谢逸是头一人,年纪轻轻的便已经能和宰辅大臣们相提并论了,着实不简单啊!

“对了,再给郑氏个四品诰命,至于谢逸的官职……”李世民沉吟道:“暂时还是让他留任弘文馆,另外替朕教导好雉奴,这晋王府长史的差事他也做的不错。”

“是,奴婢稍后会将陛下的意思转达给中书省……”

李世民叹息一声,起身道:“年节将至,让殿中省给朕的孩子们准备些赏赐吧,新年该有个新气象。”(未完待续。)

第三六九章 亭亭公主

谢逸是在回长安的路上得知消息的,一来是东宫丑闻一度传遍天下,二来郑丽婉那边也及时将消息汇总,传送给了途中的谢逸。

这个结果完全在意料之中,作为未卜先知之人,谢逸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李承乾终究败给了自己的性格,身为太子竟然稀里糊涂在东宫搞出许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来,完全是自己找死的节奏。

在东宫搞角色扮演,这原本算不得什么大事,奈何古板的老学究们不能理解,尤其是这些行为与太子的身份不相匹配。这就出问题了,偏偏称心这事又爆出来,真是……

士大夫,贵族勋爵们私生活混乱,加来蓄养男宠,姿容俊美的少男都不是什么秘密,甚至还被认为是风雅之举,但这些事情发生在太子身上便成了有违人伦,被人唾弃了。

貌似有些不公平,但谁让他李承乾是太子呢?树到招风,位高权重,那么行事的标准自然就与旁人不同了。毕竟储君是天下最为特殊的位置,其行为准则往往也是最为复杂,最难以捉摸的。

李承乾显然没有把握好,所以他只怕在东宫呆不长久了。

虽然贞观十七年还没有到,但是最明显的两个讯号已经出现了,按照原本的历史节奏,齐王李佑谋反以及称心事件后不久,李承乾就谋反了。

现如今时间线已经错乱,已经失去了参考的价值,但是就眼前的事件发展状况来看,倒是颇有迹象。

李承乾究竟会不会反,什么时候反这就不好说了。不过有了这件事的打击,李泰肯定要少不得会在背后捣鼓。哼哼。

这次的东宫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