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很凑巧啊!”李泰悠悠道:“平日里没听说郑娘子好打抱不平,怎地谢家人一出事,她就恰巧出现……”

“殿下这么一说,倒确实有些太过巧合。”

李泰冷笑道:“而今再想想孙伏伽发现的血迹,想想你说的那番话,郑丽琬就真没有说谎的可能?”

刘轩眉头皱起,点头道:“确实!”

“所以啊,此事耐人寻味,还是值得深挖的,说不定……”李泰冷冷一笑,颇有期许。

刘轩欣然道:“是,属下会多用心的。”

“还有,韦家那条线也不要放,且先观望几日,看看各方反应,然后寻个合适的机会,这样……”

刘轩附耳听完李泰一番吩咐后,当即赞道:“殿下高明啊!”

……

次日,吴王李恪入宫觐见。

承庆殿里,李世民好生端详一番英武最类己的三儿子,又询问诸多安州情形。虽然这些他都知道,各个渠道都有上报,但他还是想听儿子自己说说。

李恪早有腹稿,自然是对答如流,李世民听闻,连连赞叹,好一番夸耀。

“恪儿,不错,在安州历练一年有余,总算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父皇谬赞了。”李恪低声道:“儿臣在安州自不敢忘皇命职责,亦恐有负父皇期望,权长史也时常教导劝勉儿臣。

不过有时候……儿臣年轻,难免有些得意忘形,犯糊涂,做出些许错事,惹父皇恼怒。”

显然,李恪所指乃行猎纵马踩踏农田之事。

李世民了然于心,轻声道:“你还年轻,偶尔犯错乃寻常事,何况只是些许小事而已,不值一提,恪儿莫要在意。

若非柳范不依不饶,朕焉能忍心苛责吾儿?那些削掉的封户,寻个机会再给你加回去。”

“谢父皇厚爱,但儿臣犯错,理当受罚。”李恪当即躬身推辞。

“嗯,恪儿懂事了,很好!”李世民点头赞许,悠悠道:“让你去安州,千里之遥,朕和你母妃都舍不得,但朝廷需要,只能辛苦你了。朕也是想要你多加历练,将来成为朕或太子的臂助。”

李恪意动,欠身道:“是,儿臣明白,定不辜负父皇一片苦心。”

“那就好!”李世民轻抚爱子额头,微笑道:“去见你母妃吧,她很想你,新年后你多留些日子,待三月里你母妃的生辰之后再走。”

李恪喜形于色,躬身道:“谢父皇。”

李世民补充道:“另外,回头去东宫一趟,你皇长兄受伤卧病,你该去探望……近来长安不太平,你出行也当加强护卫,注意安全。”

“是,多谢父皇,儿臣知道了。”李恪心中一动,欣然领命。

李世民瞧着英武挺拔,步伐稳健有力的爱子李恪远去,脸色平静,眼中却神色几动,情绪似乎有些复杂。

然帝心难测,谁又能看得懂呢?(未完待续。。)

第一一一章 杨妃教子

李恪出了承庆殿,过朱明门,入两仪门,直接往杨妃的寝宫而去。

“儿臣参见母妃!”

瞧见许久不见的爱子,雍容端庄的杨妃立即放下手中的书卷,匆匆迎上来,红红的眼眶里几欲落泪。

“恪儿,你可算回来了!”

“母妃一向可安好?”

杨妃破涕为笑道:“好,好着呢!宫中饮食起居优渥,你和小黯也都孝顺,每月都来信问安,母妃怎能不好?倒是恪儿你,在安州辛苦吗?”

“母妃放心,一切都好。”

杨妃点头道:“嗯,见过你父皇了吗?”

“已经去过承庆殿了,父皇对儿臣多有关怀教导,还准许儿臣留到三月母妃生辰后再走。”

“是吗?真好!”杨妃眼眸微动,颇为激动。

母子落座,侍女当即送上糕点餐食,杨妃轻声道:“知道你要回来,一早便准备这些你喜欢的吃食,快用些。”

“谢母妃。”李恪狼吞虎咽,再张嘴一笑,英武之气尽失,快乐的像个孩子。

李恪塞了两块糕点入口,从侍从手中接过几个盒子,递上前道:“这是儿臣从安州带回来的一些特产,以及采买的礼物,献与母妃。

里面还有一些给各位皇子公主的年节礼物,各宫苑儿臣不便前往,还请母妃帮儿臣转赠。”

“好,恪儿有心了。”杨妃打开盒子,瞧了瞧安州特产,目光落在些许瓷瓶上,讶然道:“还有香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