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 (第1/4页)

这事……徐孝德有些歉意,也有几分别的心思,谢逸此举完全是应急?为了自家女儿,不惜暴露行迹,这个代价有点大,这说明什么呢?

再看看自家女儿那含羞的表情,以及前段时间女儿带着弟弟前去陈州拜访的事情,徐孝德似乎明白了什么。

难道一面之缘生出了什么情愫?完全有可能,女儿已经大了,豆蔻年华正是春/心萌动的时候,对年轻优秀的男子生出爱慕之心一点都不奇怪。

谢逸年轻有为,乃是天下有名的才子,年纪轻轻便已经是侯爵,前途无量,吸引年轻女子动心一点也不奇怪。连郑丽琬这样名动天下的才女都为之倾倒,自家女儿有些许心动自然也不奇怪。

只是那谢逸已经娶亲,据说家中已经一妻一妾,自家东海徐氏也算是名门,女儿总不能……

唉!

想多了,想多了!徐孝德轻轻摇摇头,任何实质性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自己这边想的有些太多了。

眼下最要紧的反而是齐州这一大摊子事情,谢逸已经秘密到了齐州,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而自己刚刚到齐州不久,身为刺史也有很多的职责。

朝廷和皇帝对自己是什么态度,接下来该做些什么,甚至会卷入什么都不好说,因此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慧儿,谢侯爷还说什么了吗?”

徐慧摇头道:“他说最近有事忙不太方便,等过些时候有机会前来拜会父亲。”

“哦!”徐孝德暗暗点头,不管怎么说有女儿和儿子前次去陈州拜访的旧情在,谢逸对自家算得上客气。今日救了女儿,他应该清楚自己马上会知晓他来齐州的事情,某种程度上算是变相互通消息,也算得上是一种信任。

至少算不上坏事吧!

徐孝德轻叹一声,悠悠道:“慧儿啊,你最近还是不要出门了,齐王府现在鱼龙混杂,偏生又是天潢贵胄,攀龙附凤的皇亲国戚,我们只好先忍一时,待风平浪静再说。”

“嗯,女儿省得!”徐慧轻声应允。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徐孝德心里却很是不安,风云已起,齐州还能风平浪静吗?(未完待续。)

第三三四章 皇家婚礼

齐州风起云涌的时候,长安城里却是一片祥和。

秋季丰收之后,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加上晋王殿下大婚的喜讯,长安城里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

就在这个时候,杜惜君和阚棱回到了长安,杜伏威夫妇合葬之事在将仕郎李淳风的主持下早早完成。

之后杜惜君直接回到了辋川别墅,一别数月,谢家的两个孩子已经半岁有余,长的肉呼呼很是可爱。

杜惜君见到久别的儿子,当时泪奔,将儿子抱在怀里半天说不出话。好在小谢昱很乖巧不认生,待在娘亲怀里很乖,是不是该有咯咯的笑声,让杜惜君大为安慰。

只是郑丽琬和武媚娘难免有些许失落,翘首以盼许久,谢逸并未归来。当听杜惜君说起谢逸前往齐州之事,彼此还不约而同有些担心。也是谢逸哪一次出去办差事不是血雨腥风,夫人们也都习以为常了。

听杜惜君说了几句齐州形势,再联想皇帝秘密派遣谢逸前往的事实本身,难度和危险可以想象。

“三郎带着夜北,身边还有不少人,安全应该没什么问题。”杜惜君悠悠道:“他叮嘱不必太过担心,让我们在家安心等他便是。另外晋王大婚,到时候还得丽琬代表侯府前去祝贺,我也会跟着过去。”

“唉,前些天晋王殿下还派人前来慰问,颇为惦记三郎,结果大婚之事三郎不能回来,少不得有些遗憾。”

“这也是无奈之举,三郎说了他不会来参加晋王的婚礼,必定会有人察觉异常,少不得要追问他的下落,到时候我们要守口如瓶。”

“那是自然!”郑丽琬轻轻点头,他当然省的其中轻重。只是这种事恐怕很难掩藏的住。身为晋王府长史却不回来参加晋王的婚礼,这本身就极容易引起旁人怀疑。可能这两天谢逸没有现身杜伏威夫妇的合葬礼已经被人察觉到了反常之处。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是有心人一定会注意最近朝廷的些许变化,很容易猜想谢逸可能的去处。再者,谢逸身在齐州也会露出蛛丝马迹,这种事只能是掩藏多久是多久。

身在暗处有好处,方便暗中调查,可以少很多掣肘,但不怎么安全。身在明处就不同了,淮阳侯与奉旨前往的身份都会让人忌惮。只要不反叛,就没有人敢明面上对谢逸怎么样。即便暗地里,一位奉旨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