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学生创业园(下) (第2/2页)

平点点头。

“像我,是做纺织品贸易的,产品都出口到rb。拿到订单后,联系厂家生产。等厂家生产结束,就运输到东海,然后报关、运输等等。我们这里有外贸服务公司,我的报关、运输等事项就委托给他们做。这就是相互协作。”

李秉继续介绍:“还有的公司是做工程的,协作范围更广。比如承包到一个灯光工程,有专门做弱电工程的,有专门安装的,有做灯具生产的,有做广告发布的,分包出去,大家都有事做,有钱赚。这样的例子很多。”

顾平点点头,道:“李哥,我明白了。我们的初创企业规模小,拿到单子很难独立完成。”

“对!”李秉点点头,道:“从小到大,需要一个累积过程。不仅仅是资本的初始累积,还包括人脉的累积,经验的累积。你说想做科技型企业,有具体方向吗?”

顾平有提前二十年的“阅历”,知道哪些行业将迎来蓬勃发展,想了想,说道:“我感觉防盗监控行业有前途,想尝试一下。”

“正好,我们这里有两家做监控的企业,我带你过去了解一下。”

李秉带着顾平、曹雨峰去那两家做监控工程的公司。那两家企业都是两三个人的大学生初创企业。他们热情地给顾平介绍相关情况,留下名片和产品说明书,约定如果接到大单子,就分工合作,一起做。

李秉又带着他在大厅走了一圈,介绍这些企业分别做哪些行业,颇有指点江山的风范。

顾平由衷地说道:“李哥,你一定会成为大老板。”

李秉叹口气道:“开始阶段很难啊!小鬼子下订单只付一点点定金,我到工厂订货,取货,都要付现款。一张单子不得不分几个阶段完成。”

“听刘姐说,园区有贴息贷款的。”

“金额很小,最多十万元。”

“李哥,再过一两年,你的原始积累足够完成一张订单后,生意就顺当了。”

“所以,我现在一步也不能出错,一旦出错,就前功尽弃。”

顾平点点头,问“对了,你哪个班级的?等开了学我来找你。”

“金融管理学院9702班。”李秉说完,又递给他一张名片,有他的手机号码。这年头,有手机的学生极少,怪不得刘婕称他为成功人士。

“那谢谢李哥,我们开学后再见。”

“再见!”

临走,顾平又去二楼办公室找刘婕,要了她的联系方式,感觉此行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