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1/4页)

那嬷嬷趾高气昂冷笑道:“既是迎娶大*奶,却不知下定没有。若是没有过定,便做不得数儿。再说了,凭你是谁,难道还敢跟咱们王爷争女人不成?更别说只是个死人了。”说着,用衣袖掩嘴,眼中满是讥诮与挑衅。

雨霏不舍地看着杜若,却不见她抬头瞧自己一眼,像是害羞又像是在和什么人置气一般,心下不安,忙道:“不知嬷嬷能不能让我和这丫头单独说说体己话儿。”

那嬷嬷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向雨霏行了个标准的宫礼,强笑道:“打扰郡主娘娘半日,想必您也乏了。有什么话儿日后成了姑嫂还怕没有机会说吗?老奴还要带这位姑娘去西郊别院,要请几位教引嬷嬷好好儿教授王府里的规矩呢。天晚了怕路不好走,就不能和郡主多谈了。”

雨霏笑道:“嬷嬷改日得了闲再来和本宫说说话儿。”

那嬷嬷陪笑道:“只要郡主娘娘不嫌老奴言语乏味就好。王爷还说,怕姑娘一个人在别院孤单,还请郡主殿下多多去走动才好。”说罢,自领人一径去了,众人或喜或怒或忧或叹,神色迥异,各有心思。。。。。。

正文 139:黯然神伤唯离别

139:黯然神伤唯离别

雨霏眼睁睁地看着杜若被王府的嬷嬷带走,却无能为力,甚至连句整话儿也没说上。心中大恸,真想就此哭倒在念远怀中,众人面前却必须维持高傲清冷不悲不喜的摸样。只得强忍着满心的酸楚和满眼的不舍,在一片迷蒙的雾气里见杜若那清瘦的背影越来越模糊。

安老太君想着自个儿到底是嘉勇郡王的长女,又是先皇亲封的县主,论理法身份虽及不上永平郡主尊贵,可论辈分却是这谨明侯府的尊长,一个王府嬷嬷竟然半点面子也不给自己,一味只知道奉承暗香阁那两口子,简直就是对人最大的侮辱。偏生顾忌着三皇子的威势和亲儿崇业日后的前程,不得不硬生生忍下这口气,脸上却憋得铁青,转嫁了火气咬牙切齿对众人呵斥道:“好戏都瞧够了没?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别都杵在这里惹人心烦。”

又对雨霏和念远冷笑道:“郡主娘娘郡马爷,老身真要恭喜两位哪。说起来也是,王府的侧妃娘娘当然比咱们谨明候府的少奶奶要尊贵荣耀的多,郡主娘娘真是好打算,怕是有一天咱们侯府都要跟着您姓了呢。”

念远皱眉正色沉声道:“老太太请慎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本就一姓,都以圣上为尊。郡主殿下劳累了一天,老太太若无其他事,请恕子陵和郡主先行告退。”

安老太君被这几句冠冕堂皇的话儿堵得胸口一阵阵发闷,这才懊恼自个儿一时气急,只顾着嘲讽训斥郡主却忘了这江姓可不就是国姓。险些犯了忌,妄称圣上的名讳。一时理亏也只得瞧着念远旁若无人地将雨霏拦腰抱起扬长而去。

一路上,望着蜷缩在怀中黯然神伤的雨霏泪水在清凉的眸子里打转,仿佛一只受伤的小猫一般,念远的心就像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揪了一把,痛得五脏六腑都拧在了一处。因柔声宽慰道:“想哭就哭吧,现下没有人会瞧见的。”

雨霏含泪哽咽道:“三皇兄从前见都没有见过杜若,为何才一面便要硬生生将她从我身边夺走。都是我的错,若不选在今日,也许杜若就不会遇见三皇兄,也许现下他们已经远走高飞。”

念远低声劝道:“这全是天意弄人,我曾听三皇兄说起几年前他在秦楼遇着一位佳人,虽然只是惊鸿一瞥却为她那怡然独立的风姿深深吸引,后来却不知为何不见芳踪,三皇兄遍寻无果,至今仍念念不忘。他纳入府中的姬妾无不和那佳人有些许相似之处。杜若大概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才入了三皇兄的眼,才肯煞费苦心替她换个身份,纳为侧妃。你不是一向希望杜若那丫头能有个好归宿吗?三皇兄身份尊崇,天纵英才,又对她这般上心,想来日后必然不会委屈了她。”

雨霏轻叹道:“子陵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三皇兄对杜若不过是一时兴起,并非情之所钟。杜若难道这一辈子都要活在别人的影子里不成?若有一天三皇兄又寻到了更相似的代替品,那杜若岂不是要被人弃之敝履。失了夫君的宠爱,又没有一个过硬的娘家做靠山,她剩下的生活只怕会如王府里其他不得宠的姬妾那般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这一生还能有什么指望?”

念远叹道:“事已至此,多思无益。好在杜若也不是那种任人欺负不敢支声的性子,又有咱们在一旁时常照拂着,想必日子也不会很难过。”又压低了声音道:“若是日后三皇兄有幸能登上御座,杜若那丫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