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镇压反叛 (第1/2页)

秦王大赏天下,让普罗大众感到王的喜悦,王的慷慨,秦国秦人这一观念在大众层面流行起来。 秦国法律保障了广大中低层人民利益,那必然伤害了少数高层人士。秦国虽然没杀过势力头人,对他们也优待有加,但矛盾在于秦国把他们的部民统治权抢走了,这和杀了他们没啥区别。 一些势力见民众对秦国越来越认同,不由大急起来,不断召集培养的死士私军。 军情局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了端倪,忙汇报到秦汉这里。 本来因为子女降临,秦汉心里告诫自己要少造点杀孽,为子女积福,但有人跳出来,那可就不要怪他了。他可不想秦二世而亡呢!没有什么叛逆贵族是杀不得的。秦汉指示军情局严密监控,让其先反,他准备来次大扫除。 有了决定,秦汉开始格外关注起后备军来,把风险系数高的后备团调到其他地方执行任务,借此机会,秦汉宣布三个月的大演练,让整个后备军动起。 秦王的举动让人摸不透,大部分人是认为大王这是在为扩军作准备,而绝大多数的后备军将士也是如此认为的。 只有那些心怀鬼胎的人大为紧张,以为秦军是要准备剿灭他们,但是见秦军后备团离开驻地,他们安插在里面的人就起不了作用了,好在他们依仗的是死士和私军。这些人实力略强于秦军野战军。 后备军演练进行了三天,位于图山郡的原六姓聚在赵州城里。而此次号召者就是赵氏支脉赵孤城,虽然他调动不了家族死士和私军,但他可以利用赵家积累的威信。当他联系主脉强者共同举事时被拒绝了,图兰赵氏主脉还走出图兰平原,发展前景更好,便不愿反叛。这强者不出意外的‘失踪了’。 陆续有三四名强者失踪也引起了赵氏族长的警觉,派人暗中查探得知赵孤城等人的密谋,立马上报给秦王,并把私军死士动员起来,听候秦王的命令。同时他派儿子暗中通传情报给城外秦军。 秦军将情报紧急上报给上级,也立马加强了战备。但没有上级军令,敌人也没有发动叛乱,他们也只能干着急,将领不由大骂军情处的人是饭桶。 秦军紧盯赵州城,放松了城外乡镇的巡逻。 白瓦村,图兰平原的低洼处,周围有海量白色泥土,这里房子都盖白泥瓦。并且这里水源充足,芦苇茂盛,以前更是马匪们的老巢。上段时间,秦军大力剿匪,让这里成了空村。镇衙门见这里适宜生活和工农业发展,便移民一千多建立白瓦新村。 白瓦村旁,芦苇丛中,有大批人藏匿其中,这些人个个实力高强。原来是秦孤城相中这里了,把收买的大批强者安排在这,躲避秦军飞骑的侦察。 一切好好的,但这天村里一群小孩闯进芦苇丛玩,发现了许许多多陌生人个个眼冒凶光,顿时就吓得大哭。领头的小队长使了个眼色,十多人扑向孩子们,掐住他们的脖子用力一扭,三十多个孩子的生命就此结束。 傍晚,人们开始寻找孩子,找遍村里都没找着。村长见走丢如此多的孩子,马上召集起村子里的人一起寻找,寻找到芦苇丛边缘,发现有新鲜小脚印,猜测可能进到芦苇丛了。 由于这片芦苇丛十分大,村长动员起村中全部男女老少一起进芦苇丛寻找。 赵孤城的心腹见有被发现的风险,便下令屠了这村。 当私军们发起进攻时,毫无组织的村民便被大量杀害,稍稍有点实力的也仅仅反抗了两三下。私军们杀完芦苇丛里的村民,便冲向村子。一切平静后,这白瓦村鸡犬不曾有留。 第二天,恰好有镇衙门人员到白瓦村核查秦王赏钱发放情况,这波人被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天黑都不见人回来的镇长觉得有异,忙派出人员去察看一番。一连派出两波查探人员都不见回来,他忙跑到县城禀告情况,请求军队协助。 收到消息的秦军第三军派出五旅一个营去探察。当这个营赶至白瓦村时,这里死一般沉静,血腥味离老远都能闻到,一个百人队进村查看了一番,没见着人影,只有残存的血迹还可见到。 秦军侦察兵顺着血迹搜寻到芦苇丛边。意识到芦苇丛肯定有情况的他向上级汇报。营长连忙带队到芦苇丛边,小心谨慎的他,没有立马扎进去,而是派人向团部,旅部求助。他则带人在这片芦苇丛边严控起来。 私军见秦军骑兵到来,一部分人认为先下手为强,吃掉这股秦军。另一部分则认为应该突围,去接应各首领。 赵孤城的心腹最后咬着牙低喝道 “都别吵了,看来已经暴露,管不了那么多了,先吃掉这股秦军再说。” 还未等秦军援军到了,芦苇丛的响声惊得秦军立马结阵以待。等敌人冲出芦苇丛刹那间,秦军便发射箭雨,并策马奔腾起来。 私军、死士想冲击秦军军阵,想以五千人对五百多人的巨大优势快速消灭这伙秦军。奈何敌人不按他们设想来。运动起来的秦军骑兵极为难缠,有些才和秦军交过手的私军将士见秦军才开始抛射,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