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飞舟出,西行娶亲 (第1/2页)

好书推荐: 武侠之无敌皇帝

此战后,秦军迎来难得喘息之机,枢密院也下文让士兵们分批回家探亲,限时两个月。第四军当然不在此列,他们还在抓紧时间练军呢。秦卫军四至八团则回到族里休整,各团长则到枢密院岗位履职尽责,秦汉也和哥几个长谈一番,大家也都理解,毕竟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搞定军事上的事情,政务上有欧阳飞燕三女帮衬,秦汉也轻松许多。他也沉下心来修炼和钻研飞舟。 秦氏在秦汉供应了大量九种属性的法诀后,三阶及以上的族老们战斗力翻了一番,秦氏族长和元老们也制定了相应的兑换规则,可以预见的是秦氏有了腾飞的资本了。 在以武为尊的修仙界,神道院的发展是最为快速,从年初开始对秦军新兵家属的子女或亲人招生后,短短半年就有两千多人入院了,这人数还是在高要求的条件下。神道院现有一阶一年级两千一百三十一人,二阶二年级三五一十九人,三阶及以上教员三十七人。副院长秦汉的爷爷秦海,主持日常工作,院长秦胜天踏入五阶后也开始为族人修行费心费力了,偶尔也会有讲座。 丹医药院是最阔的,占地面积最大,人数也是最多的,也是唯一一个不用财政补贴的学院。基本把秦军的势力范围内适龄之人都招来,包吃包住,还会有点补贴,让丹医药院成了广大民众的圣地。有学子一万二千多人,都是三十岁以下的。 丹医药院分三阁。丹阁人最少只有六百多学徒,入三阶才有能力炼丹,现在都是培养含有火,木这两种属性年轻人,进行基础学习。医阁人最多,承担着为秦军培养军医,因而人数最多,有八七多人。药阁三千多人,他们是目前丹医药院最大的收入贡献者,负责培养人们对灵材,灵药的培育和开发利用。 秦汉的奶奶带着八百多教职人员,整天忙得团团转,秦柳氏也时常被抓壮丁。丹医药院也是最缺教员的,秦汉还特意下令秦军对这方面人才进行优待或捉捕,可谓不择手段。北原右贤王部的大萨满和原丞相也被安排进了这是,且还在西洲大陆上广纳英才。 军事大学现在主要是轮训各级指挥员,全职学员也就羽林和期门,在几次扩军下,科举武试中举的也基本进入军队任职了,只剩一些娃娃兵。秦汉规定,羽林今后只对烈士后代遗属开放。 国子监现在是名存实亡,名义上的学子都在各级部门里干着活。 秦汉家的生意已渗透到了秦军势力的大部分角落,每月的数以万计的灵石税收让秦汉母亲心疼不已,好在有三个儿媳妇开导。 经过三个月的潜心研究,秦汉在古塔空间里总算搞出了飞舟共有三款。飞舟有点像前世的地效飞行器。 第一款飞舟秦汉命名为军旗。长三百六十米,宽八十米,总共有六层。一次能运输一个营的所有人员装备,时速为五百公里到一千公里。时速五百公里时,每小时耗费十块二阶灵石,时速一千公里则每小时耗五十块二阶灵石。装备有十二座二阶风推阵法,四座二阶防御阵法,没有攻击装备,主打运输。 第二款飞舟秦汉没有命名。长为一百二十米,宽为三十六米,有五层楼。可容纳一个百人队。装备有十二座二阶风推阵法,八座二阶防御阵法,十二座床弩。时速八百公里到一千二百多公里。消耗同军旗型飞舟相当。 第三种飞舟更小。长二十四米,宽八米,有三层,最多可容纳六十人。装备有四座二阶风推阵法,两座一阶防御阵法,时速三百公里至六百公里。每小时最多消耗五块二阶灵石。 当秦汉试验飞舟时,整个长安城都轰动起来,看着庞大飞舟悬在空中,刷新了人们的三观。第一批乘客当然是秦汉亲人,在最小的飞舟上,秦汉奶奶是最为吃惊的,她们家族有关于飞舟的记载,但都是五阶以上的人才制作。 “驹仔,你是怎么弄出来的啊?”大家也齐刷刷的看向秦汉。 “奶奶,我利用风属性规律制作的,把阵法刻上去形成系统循环,最大限度的减少灵石消耗,这个风扇的东西才是关键” “真是妙啊,也只有驹仔你能想得出来” “嘿嘿,谢谢曾爷爷夸奖” “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 “好的,父亲。飞舟是采用二阶轻灵木为主材,足够轻也足够结实。风推阵法驱动,阵法同这风扇组合提供动力,这圆盘是控制前进方向的。由于特别设计,时速最快能达六百公里,耗费灵石还少,一个小时最多五块二阶灵石。” “真不错,我们的天马都落后那么远了” 秦汉又介绍了另外两型飞舟。大家都觉得意义重大,要载入家族史册。转了一圈,亲人们感受了一番另类飞行,都兴奋不已。秦汉也请亲人们为飞舟起名,最后大家决定最小的飞舟叫风云,中间大的叫飞鹰。 三型飞舟经过试验,基本都达到秦汉的最初设计目标。 秦汉也接到要求,他母亲和媳妇要十艘军旗型飞舟,二十艘风云飞舟。枢密院众人找到秦汉,提出要二十艘军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