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老板要豆包吗 (第1/1页)

在那未知的平行世界里,一些不平凡的人,不平淡的生活着。 蔡根,坐在靠窗户的餐桌前,点燃了一颗烟。 一颗烟,8厘米,不算过滤嘴,5厘米,一般抽9口。 一盒烟,7块钱,每颗烟3毛5,一口不到4分钱。 蔡根每次抽烟的时候,记得很清楚,因为他很穷。 东北的冬天,上午太阳很暖,照在蔡根苍白的脸上,很舒服。 舒服到,即使才起床,困意再次袭来。 餐馆的玻璃门被推开了,走进来一位老人。 “老板,要豆包吗?” 老人先冲着屋里问了一句,然后开始四处找人,吧台没人? 在靠窗的角落里,看到了蔡根,走了过来,又问了一句。 “老板,要豆包吗?” 蔡根的困意没有因为来人而消散,随意打量了一下来人。 黑色的老式棉袄,黑色的老式棉裤,在裤腿上还能看见一块针脚很漂亮的补丁。 衣服很旧了,不过洗得很干净。脚上是一双新的翻毛大头棉鞋,脸上戴着一副新的白口罩,耳朵冻得通红。 手上也是一副崭新的白线手套,拿着一连豆包,冲着蔡根展示。 “自家做的,纯黄米豆包,15元10个。” 蔡根盯着那连豆包看了一眼,早市1元1个,还比这个大,最重要的是,吃粘食烧心。 “不要。” 老人看蔡根拒绝的很干脆,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继续熟练的说。 “真是自己家做的,绿色食品。” 蔡根并没有被绿色食品所打动,依旧很坚持。 “不要。” 老人感觉有点不高兴,转身要走,不过好像想到什么,回头试探的笑着说。 “老板,我拿豆包换份饭吃行吗?” 蔡根略微沉思了一下。 “15块钱一份,吃我就去做,不能拿豆包换。” 老人的眼里露出了非常失望的神情,等了几秒,看蔡根没可能回心转意,板着脸转过身,打开玻璃门,出去了。 随着玻璃门上的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蔡根又点燃了一颗烟。 透过玻璃门,看老人把豆包放在自行车后面挂着的筐里。 踢下车梯子,推着车,走向了下一家商铺,继续推销他的豆包。 蔡根把烟抽到第4口的时候,开始磕头儿了,随即小心的掐去烟头,留下了一个比较大的烟屁,然后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一觉睡到下午,还是一样没有生意,也没有人打扰蔡根睡觉。 洗了把脸,有点饿,烟也快没有了,还有一晚上需要熬,没烟很难熬,套上羽绒服,去门口的超市买烟还有方便面。 走到超市门口的时候,正赶上学生放学,马路上挤满接学生的车。 进了超市,买了一盒烟,两包方便面,一包现在吃,一包晚上夜宵,正在付钱,听见了外边传来尖锐的刹车声。 “我去,出车祸了。” “这么多人,开那么快干什么?” “是啊,不是有交警在学校门口吗?怎么不管?” “屁交警啊,冬天在外面的都是协警,协警敢管谁啊。” 蔡根听着超市顾客的议论,没往心里去,拿着东西走出超市。 看见一群人围着一辆自行车和一辆汽车,那个自行车后面还带着一个筐。 蔡根认识那个筐,是上午卖豆包人的自行车,希望人没事吧。 只穿了一双拖鞋来买东西,天好冷,赶紧跑回了自己店。 打开电视,还是中央13新闻频道,每次只看这个频道,因为这让蔡根觉得,自己还没有和外面的世界脱轨,每天还在关心国家大事。 来到后厨打开煤气,烧一碗水,等水开的时候,蔡根拿出了烟,刚想点燃,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赶紧又跑到前厅,从烟灰缸里找到了那根大烟屁,小心的用手掐着点燃,回到后厨等水开。 水很快开了,下鸡蛋,下面,放调料,出锅,一顿凑合的晚餐,完成了。 关上厨房的电视,坐回到饭厅,盯着已经擦黑的窗户外,都是放学的高中生。 从门口匆匆的走过,都歪着头往里面看,但是没有人进来,就像这不是一家快餐店一样。 学生们手里也穷啊,吃不起快餐了,都去小饭班了,这个城市什么时候才能好转呢? 全国着名的矿区,几年之内,8个矿破产了7个,家家手里没闲钱,日子难熬啊。 蔡根一边感叹着,一边慢慢的吃面,据说吃饭速度越慢,吃的越少,越容易饱,所以蔡根吃的很慢。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 蔡根拿起电话,一看是老婆,接了起来。 “你吃饭了吗?” “吃了,怎么了?” “给我转1500,儿子课后班该交钱了。” “这学期的不是交完了吗?” “是交下学期的,提前交有优惠。” “恩,一会我就给你转过去。等我吃完饭的。” “现在就给我转,那边等着呢,今天截止。”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