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大伯父刚到,父亲就急急地开口问道。

“急什么,都成了什么样子了,这孩子的名字我早就想好了”

大伯父顿了顿,又接着说道:“这孩子的名字就叫做李宇吧!宇,一方面即宇宙的意思,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从此处就可以看着‘宇’之一字之大气;第二嘛,宇有男子风度翩翩之意,这代表着宇儿以后定是个美男子,达子,你看行不行啊”

大伯父说完,脸角带笑,瞅了瞅父亲。

父亲听后开心得直咧嘴。

“大哥真不愧是读书人,起的名字就是好,李宇,李宇…就叫李宇了!”。

父亲大为高兴,母亲也跟着父亲的后面乐的咯咯直笑;大伯父见父亲和母亲赞同了自己的想法,心里也是万分的高兴;于是,李宇的名字就在三人的笑声里给定下来了。

李宇的名字为什么要让大伯父取,这还得从李宇一年的努力,李宇的家庭,李宇的亲友说起;一年内,李宇从家里,外面通过旁听,终于弄清了自己家庭的状况。

李宇的父亲名字叫李达,是个很有名的木匠工,李宇的父亲在这十里八乡都很出名,这不仅仅因为李宇父亲的木匠活做得好,还由于父亲给人做活要的价钱很合算,或者说是要的价钱很低,因此,十里八乡的乡亲若是修个门,做个桌子,凳子,柜子等等,都要找父亲去。

而李宇的母亲王氏则只是一个本分的山村妇女,以前守着父亲,现在则要在加上李宇过rì子。

相对于父亲,李宇的两位伯父则可以算的上是功成名就,李宇的大伯父叫李鸿;二伯父叫李远;李宇的大伯父是县里的私塾先生;在县里也是极为出名的,大伯母是一个富家的千金,所以大伯父的生活也过得极为滋润;至于二伯父;二伯父则是整个东林县人都引以为傲的人物,因为二伯父是北元府的同知,是整个东林县里在朝职位最高的一人,正五品的官位让东林县的县令不知向大伯父家里跑了多少趟!

二伯母的身份也不简单,二伯母是太子少师的女儿,二伯父能以一个山村的少年进得了当朝太子少师的眼里,可见当时的二伯父是个多么优秀的少年!至少读书应该非常不错,李宇心里慢慢的想到。

在两位兄长如雷贯耳的名声下,即使父亲再平凡,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变得不平凡,惹人注意;这让父亲即感到骄傲,也有些压力,因此,父亲可是攒了很大的力气也要让李宇有所出息,所以,在李宇出生的半年前,父亲就专门向大伯父请求李宇的名字要大伯父亲自来取,好沾点书气!以后有出息!

不过李宇接下来的行为明显让李宇的父亲失望了!

一年了,李宇出生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李宇用自己的眼睛看清这世界,李宇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这个世界,李宇用自己的思想思索这个世界…,虽然原先李宇的脑里一片空白,但是在这一年里学习,李宇懂了许多,懂了许多大人视而不见的问题,懂了像李宇这般大的孩子不能懂得道理,李宇学会了思考,并且在这一年里,李宇一直不断的在思考,但这却引起了一个大问题!对于李宇的父亲母亲来说,绝对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

原来李宇的父母亲以为李宇是个哑巴!

第二章 初出于世2

() 李宇的父母亲竟然以为李宇是一个哑巴!

这就是李宇一直以来沉默思考的后果,当然,李宇沉默不语的后果不单单是这一个;在李宇刚出生的时候,乡亲们都来到李宇家,不是夸夸李宇,就是抱抱李宇,总之,把一切都够用上的赞美的好词来称赞李宇,夸奖李宇,刚开始的几天,李宇的父亲还禁不住乡亲们的溢美之词,但是几天后,父亲就完全免疫了众人的‘炮轰’,完全做到了泰然自若,巍然不动的境界,再后来,去李宇家的乡亲们又打起了定娃娃亲的新方法,新计策,但是,父亲伟大的心里面是看不起同时乡民的乡亲们,父亲认为李宇以后一定是个大官,李宇娶得一定是达官贵人的千金,至于这些乡下的丫头,李宇的父亲可是看不起呢!

但是当李宇是个哑巴的骗语不知怎么传出去之后,乡亲们再也没有一人踏进李宇家的小院一步,至于其他的,更不用说了!当父母亲出门的时候,乡亲们再也没有一人谈论有关李宇的事情了;这一切,李宇的父母亲看在眼里,却急在心里面;又过了一年,李宇的口仍是紧紧地闭着,而这时李宇的母亲竟然开始担忧起李宇的将来,母亲竟然想要为李宇定下一门娃娃亲,但是,在乡亲们都知道李宇是个哑巴的情况下,谁愿意把女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