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接受 (第1/3页)

赵公公带着人在河西县盘桓了几天就走了,来的静悄悄,走的也是不声张,走的时候不光是带着今年刚中出来的玉米,地瓜,还有土豆,更是把这三样的东西,再加上冬小麦的种植方法,技巧,记录了满满的几大本,更是把冬小麦跟夏玉米的套种给详细的记了下来。

把人三送走了之后,不光是许荛松了一口气,许棣也是狠狠的松了一口气,这些人这些天一直在这边待着,自己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的,都不敢做,别的不说,打算做的那个暖棚都没有敢开始动手,材料都备齐了,地方也找好了,就在后院,把分给自己的那间房子给打通了,然后屋顶上的瓦片揭了,北边的墙壁上砌了一面火墙,至于屋顶,许棣考虑很多酒,绝定用羊皮。

这羊皮是请人专门硝制的,硝制的很薄,又给一块一块的接了起来,然后搭在那一根一根的细竹条上,许棣可是曾经跟着去农研所参观大棚的,不过现在既没有玻璃,也没有塑料布,想了很久,许棣觉得就想出用羊皮,行不行的先试试看看吧。

已经是阴历的九月底了,天气已经很冷,庄子上那些田地一半种了冬小麦,还有一半空着没有种东西,打算来年的时候再种些莜麦或者是别的庄稼,这次许荛动员着很多人跟着一起种冬小麦,不过大部分都是一些里正,也是碍于许荛是当地的父母官,父母官让种,不好不种,只能拿出家里一块地跟着种下去。

许棣想好了,春天种下的那些玉米收获挺好的,除了赵公公带着回京的那些,还剩下很多,许棣现在不敢放开了肚皮吃,还得留着当种子的,预估了一下,明年估计是够分给那些里正,也够自己庄子上用的。

许荛跟张兆慈忙着自己的事情,许棣在后院带着人做暖棚,许栀就整天跟着在那边待着,看着好好的三间房子扒了房顶,修了火墙,又用很大的一块羊皮给盖在屋顶上,许栀觉得很奇怪,但是哥哥做的事情一定有他的道理,许栀也不一个劲的围着许棣问要做什么,就是自己在一边站着看着,偶尔的,看哥哥闲下来了,就给哥哥倒碗水或者是那点点心。

暖棚修建起来了,下面就是准备种东西要用到的土了。

许棣依旧是找木匠打了很多的木箱,又从山上找了很多的腐殖土,放到木箱里面之后,就开始播种了。

上次种的那些菜,西红柿都没有舍得摘下来做个西红柿炒鸡蛋,还有那辣椒,也没有舍得做个麻辣火锅,都给做了种子。

看着手里大把的种子,许棣开心的不得了,暖棚里面先种着,等明年,在庄子上弄一块菜地,多种一些,特别是辣椒,许棣想过,不光是能够吃,还能做成辣椒面,作为自己的秘密武器。

暖棚里面的事情许棣亲自动手,也就是许栀跟在后面忙活忙活,都没有敢用别人,这可不是养在炕上在外人看来闹着玩的事情,这么大一个暖棚,种下这么多的蔬菜,在很多人看来,在大冬天里面,这就是白花花的银子,现在许家不缺银子,缺的是种子,这次许棣就是要准备再攒一些种子出来的。

天冷了,冬小麦种下去之后,地里就没有什么活计了,路嬷嬷觉得自家大少爷这次得回家里来,跟人家那些世家公子一样好好读书了,谁知道折腾的更厉害了。

后院的动静让路嬷嬷觉得自己的思路跟不上溜,有心想要跟三爷三奶奶说说,十多岁的孩子还是要读书的,但是看三爷三奶奶的样子,大少爷这样做他们一点都不稀奇,路嬷嬷有时候就会反思自己,怎么就答应了许家老夫人的请求,要来给他们家九小姐当教养嬷嬷呢,跟着山高水长的来到这么一个小地方不说,家里的孩子,还跟别人家不一样,路嬷嬷有些迷茫了,是不是外面的世道变了呀?

许棣哪里能不知道路嬷嬷心里怎么想的呢?说实话,路嬷嬷这么大岁数了,还跟着一路上来到这河西,在这个家里许棣给她定位的是家里的老祖母,说实在的,路嬷嬷做的很到位,对孩子很爱护,但是觉得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也会给指出来,许棣忙着试验田的事情,路嬷嬷给一日三餐的往那边送饭,而且还是挑着许棣爱吃的做,许棣很喜欢路嬷嬷的。

自己扒后院屋顶,路嬷嬷一脸的不敢置信,但是总归是没有拦着,许棣觉得这样就很不错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又是路嬷嬷待着许棣跟许栀吃饭,许荛中午一般就在衙门解决了,赵婆子老公做的饭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张兆慈呢,将军府那边是从京城带过来的厨子,做的饭味道更赞,所以,这家里的午饭一般就是这三个人解决的。

许棣说:“嬷嬷,您别看我现在瞎折腾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