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计划 (第1/3页)

许棣八月初去参加乡试,考完了回家里来睡了两天,然后就是中秋节了。

府里这个中秋节过的很是热闹。

永宁侯夫上一辈四个姑奶奶,除了许芍嫁在京城,另外三个都嫁的挺远的,最远的就是嫁到泰山脚下的许茹,也就是永宁侯爷的二闺女,许祺的两个闺女,一个嫁到了天津,一个嫁到了京郊,赶着中秋节,都给府里送了节礼,而且都还给老夫人单独的准备了礼物。

府里这些孩子们自然是知道老夫人的好的,特别是嫁出去的姑娘,出嫁之前都被老夫人偷偷的塞荷包,交代着把荷包里面的银票当成是自己的体己,千万不要让婆家人知道,因为这个,出嫁的姑娘那是经常要派人给老夫人送东西的,就是得了回娘家的机会,也是带着孩子们过来看望老夫人。

过了中秋节之后,等到许棣乡试的成绩出来,张兆慈就要带着三个孩子回河西了,许荛一个人在河西,这都一年多了,总是让人不放心。

张兆慈偷着跟许棣说,这要有个手机就好了,平时没事视个频,就算是分开的时间再久也不觉得牵挂的,现在倒好,交通靠走,安保靠狗,通讯一般靠吼,写封信,远了十天半月的才能到,一个胡同有无就是一个月的时间,真的是实实在在的慢生活啊。

许棣帮着宁氏周氏陈氏姚氏写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让她们拿给铺子里面的掌柜的看,结果掌柜的觉得都可行,现在已经在实施了,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其实许棣就是让她们的铺子里面拿出一些比较好的货,走个精品路线,买些竹编的盒子篮子的,把东西放到里面,再有就是乡试殿试了,推出一些专门针对考生的东西,比如说茶叶,给换成小包装,包装上面写上一些比较吉祥的话,像什么蟾宫折桂了,三元及第了,还有点心铺子,做一些适合考试的点心,然后在用个篮子盛了,参加乡试殿试的,绝大部分都是从外地赶过来的秀才举子,有个现成的东西卖还会自己费心思的去准备吗?

干果铺子跟笔墨纸砚铺子也是这样来操作,要把东西准备的既好看又实用,最重要的是,要做的让那些赶考的一看就能得到一个好彩头,这样还愁卖不掉东西吗?

至于四家的那四个小庄子,许棣说他得去看看再说,看看土壤是适合种什么,种什么比较好,许棣现在想用地瓜做粉条,到时候就在这四个庄子上看看,最好是找个水源比较方便,还比较隐蔽的,现在别的先不要考虑了,闷声发大财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谁做了皇帝,就算是没有那个什么从龙之功,只要自己手里有钱了,还愁过不好日子吗?

许棣觉得自己的时间都不够用的,考试回来歇了歇,趁着中秋节前两天的时间,带着府里几个侍卫就去了那四个庄子,到了才发现,老夫人这是把挨的比较近的五个庄子拿出来了,都是一些土质不是很肥沃的庄子,就是自己娘亲抓的那个阄,是靠近一个小山坡的,这五个庄子中间还夹杂着几个别人家的庄子,好在这附近还真有一挑河流从附近的一座山上流下来之后,从这几个庄子附近流过,形成了一条河流。

既然想要做粉条,那就最好这个地方都是自己的,许棣就动了那几个别人家的庄子的心思,把这一片买下来之后,都种地瓜,然后再开一个做粉丝粉皮的粉坊,这样还愁挣不到钱吗?

想到就去做,正好这几个庄子的主人家,因为庄子的土质不肥沃,每年挣不到几个钱,许棣派人去一问,接着就把庄子给卖了。

中秋节之后的几天,许棣才把几个庄子给买下来,这一片以后就都是许家的庄子了,把这一片给圈起来,秋天收了地瓜之后,就放在庄子上,然后开始做粉皮粉丝。

想到肉末炒粉丝,粉皮鸡,许棣恨不能现在就能吃上一碗,再一想到那宽粉,放到火锅底料里面煮透了之后,蘸一蘸麻汁料,吃起来实在是过瘾。

许棣买这几个庄子之前就把自己的想法跟老夫人说了,老夫人说她出钱把那几个庄子给买下来,许棣没让,非得自己出钱买,他都打算好了,就让自己这几个伯娘婶娘们用手里的庄子入股,至于后面种地瓜,做粉皮,都是自己找人来做,挣了钱呢,年底下按着比例分红就是,至于怎么个分法,那就得先在老夫人的见证下写一份合同了。

把伯娘婶娘们都请到老夫人的院子里,大家就在老夫人的宴息处坐下,炕桌上放着笔墨,老夫人笑呵呵的看着都做下来,说:“今天请大家过来呢,是棣哥儿有个想法,想要跟大家商量一下。”

宁氏是知道这几天许棣总是往外卖跑,但是许棣用的是张家给送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