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想法 (第1/3页)

冯绍礼带着郑伯源去了后院,冯家跟郑家住的院子是一样的格局,都是三进的院子,冯绍礼跟平氏只是住了前面一进的院子,后院这两进的院子都空着。

平氏听到冯绍礼打算把家里的房子借给郑伯源用,赶紧带着两个丫鬟要打扫房子。

郑伯源赶紧拦着说:“嫂夫人,房子我安排人来打扫就是。”

正好席靖安带着人往这边送柴火,平氏看到那些干柴,想到近日因为天气不好,谁家都缺柴火,许栀却是给送过来这么些,不想要。

许栀赶紧说:“哎呀,我的好嫂子,你能把院子借给我们用,我们真的是非常感激,别说给你些柴火了,就是给你些金银啊,那都是使得的。”

平氏笑着说:“快别说金银了,这会子城里什么值钱?除了粮食不就是这些能烧火做饭的柴火值钱吗?昨儿个前街牛家还过来问我借柴火呢,那牛家你可还知道吧,就是家里开干货铺子的那个,她们家的铺子都开到京城去了,这次呀,家里嫡支的被家里的老太爷带着走了,就留下两房庶子在家里守着家产呢。”

平氏是个爱说爱笑的,往日里跟谁都是能说得上话的,而且她还不管人家是嫡出还是庶出的,都是很和善的跟人家交往,这几年,平氏在这淼州城里也是结交了好几位知心的朋友。

许栀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他们家有个嫡出的姑娘还像是嫁到京城的一个什么伯爵府中去了吧?他们家的姑娘可都是好颜色呢。”

妇人在一起,有些时候不自觉的就会说起一些八卦,其实也不是为了笑话谁家或者是要传谁家的是非,只是凑到一起的时候,找个共同的话题来说一下而已。

许栀其实很理解,妇人不像是男子,在外面行走,见多识广的,在一起一般都会说一些自己在外地见识到的事务,妇人平日里就在这后宅生活,除了相公孩子,就是这小小的宅院,往日里经常交往的人家的家中的一些八卦,自然就会成为大家聚在一起的谈资。

平氏两个巴掌拍到一起,说:“那可不,这淼州城中呀,这么多的闺秀,就是他们家的姑娘长得好看,要没有好颜色,哪里能够入得了伯爵府中公子的眼呢?我可是听说了,他们家的姑娘嫁到伯爵府中可是做正妻呢,这淼州城中也算是独一份的。”

许栀想到,大概是那个伯爵府有些落魄,家中子弟不善经营,几代下来家中资产已经挥霍的差不多了,找了一个商户人家的女子做正妻,一个是看上了人家姑娘的陪嫁,最重要的,应该是想要找人帮着把家中的资产重新整治一番,毕竟,做生意这件事情,不是谁想学就能够学会的,也是需要看天分的。

平氏想了想,说:“我还记得牛家这个姑娘的模样呢,当年这姑娘年纪还小,跟着他们家的夫人跟我们一起吃饭,那姑娘不单单是模样好,最让人难忘的是,性子好,小小的年纪就帮着张罗着照顾一个桌子上的孩子,不管是比自己大还是比自己小的,我听他们家的夫人说,这姑娘还不会说话就被他们家的老太爷抱在膝头看账本,才三四岁的年纪,那算盘珠子打的,比经年的老帐房都快呢,那时候我们还在说,这么好的姑娘,也不知道要便宜了谁家去。”

许栀听到这里就明白,那个伯爵府应该是看中了姑娘的人才,毕竟,商户家的姑娘容易得,一个有能力的商户家的嫡女就不容易得了,也不i知道这个伯爵府是哪一家,这样的人家也算是有魄力有想法了,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找了这么一个媳妇娶进门,估计没几年家中的资产就得翻几番吧。

平氏说:“我听说那个伯爵府是个武将人家,牛家姑娘嫁得夫婿在外面从军呢,九妹妹,我们都是小户人家出身的,也不知道嫁了这样的人家这姑娘日后的日子过的怎么样。”

许栀知道,禾儿现在到了议亲的年纪,平氏现在到处打听哪里有合适的人家,平氏不是个想要攀高枝的人,但是她又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就这么嫁到商户人家,本朝规定,商户人家三代内不能参加科考,但是要嫁一户官宦人家呢,冯绍礼根基在这里摆着呢,实在是没什么合适的人选。

许栀想了想,说:“嫂子,女孩子不管嫁到什么样的人家,最重要的是要自己有底气,这个底气呢,不单单说的是嫁妆,还得咱们女孩子有学识,有见识,就说这牛家的姑娘吧,既然伯爵府选了这个姑娘嫁给自己的嫡子,那就说明这牛家姑娘身上有伯爵府看中的东西,不拘是钱财,最重要的是姑娘本身的能力。”

平氏不由得点了点头,许栀接着说:“咱们就说牛家姑娘这种情况,她的夫婿在外面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