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隐情 (第1/3页)

张玉园的身份张家人就张家老两口,张兆柽跟张兆枳张兆芩知道,张兆柽再三的交代自己的两个弟弟,千万不要在家里人面前露了口风,这可是关系到一家人生死的事情,真要让人家知道自己家里藏了一位皇子,张家这点家底在那些要对付张家的人的面前,都不够看的,当初张家远走南方避祸,就是因为张家老太爷拒绝给一位老郡王看诊,这才给家里惹下来塌天的大祸。

张家老两口看着这哭的抽抽噎噎的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的,这个孩子,看着年纪不大,却受了很多人一辈子都受不到的苦。

张兆慈赶紧过去,帮着母子两个擦眼泪,说:“咱们以后就要在一起生活了,这是大好事,来,擦擦眼泪,咱们今天得高高兴兴的才是,以后呀,有你们娘儿们在一处说话玩耍的时候呢。”

柏氏擦了擦眼泪,不好意思的说:“姐姐勿怪,我只是好久没有见过孩子们,心里想的紧了,我这会心里高兴,真高兴。”

张兆慈看着这个弟妹,觉得也是个挺好相处的人,说:“高兴就对了,来,这个呀,是姐姐给你的见面礼呢,你拿着玩去。”

张兆慈从自己的手腕上撸下来一个碧莹莹的镯子,给柏氏戴在了手上,那镯子的成色极好,柏氏要推辞,张兆慈笑着说:“你且戴着就好,我给几位嫂嫂也都备了礼物的。”

张兆慈给几位嫂子准备的也都是首饰,有的是玉钗,有的是禁步,都是成色极好的玉石雕刻出来的。

张家老太太说:“时候不早了,赶紧吃饭,吃了饭兆慈回家去,跟老夫人说我跟你爹明儿一早就去你们家看望她老人家。”

这顿团圆饭摆在了前厅,厅里早早的就把四周的门窗用厚厚的毡布挂了起来,只留了必要的通风的窗户,厅里四周摆上好几个炭盆,厅堂虽然大,但是还是暖烘烘的。

摆了三大桌子,热热闹闹的吃了饭之后,天色已晚,张兆慈带着孩子们就回了许家。

到家之后,先去老夫人处跟老夫人说了这两天的事情,除了自己父母的归来,重点就是在驿站遇到的冯家老夫人。

让许棣许栀许柏都先回去歇着,张兆慈跟路嬷嬷就在老夫人的宴息处跟老夫人说起冯家老夫人的事情。

冯首辅现在是梁承帝的左膀右臂,难得的为官清正,是很多为官之人的楷模。

老夫人听了,说:“是她呀,这一说,我都几十年没有见过她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

路嬷嬷说:“我也没有见到人,都是陈嬷嬷出面,陈嬷嬷就是当年先太后宫里伺候的,后来被先太后送到冯老夫人身边,比我得大几岁吧。”

老夫人叹了口气,说:“这人呀,真不经算计这时间,这一说,我们当年那些同时的人,现在还活着的没几个了,什么时候有时间了,请了冯家的老夫人来家里坐坐。”

张兆慈说:“哎,我还真是想要认识一下这位老夫人呢,逆境里面硬是给自己趟出来一条路,还把还孩子教育的这么好,挺不容易。”

老夫人说:“是很不容易,当年的事情,其实说起来,都是因为婚事引起来的,先太后准备要给做媒,我还记得,准备要说的人是先帝二皇叔家的独子,也是个极喜爱诗词的人。”

路嬷嬷说:“这些事情也就是您还记得,当年我们这一些人听说过这些事情的也没有几个了。”

老夫人说:“安平侯是个糊涂人,江四姑娘的母亲呢,更是个糊涂的,生下孩子不知道自己护着,当时安平侯府上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先太后因为这个生了很长时间的气。”

江四姑娘说的就是冯老夫人,她在家里行四,上面一个庶姐一个嫡姐,庶姐是府里那个最受安平侯爷喜爱的妾室所出,嫡姐则是安平侯爷正室所出,正室生这个女儿的时候难产而亡,嫡姐在府里的日子过的也不是很好。

路嬷嬷说:“我听说到最后嫁给郡王的是冯老夫人的庶妹。”

老夫人说:“是啊,那个时候我刚从南边回来,在家里待嫁,听说安平侯府的四姑娘出了事,后来,又听说郡王要娶安平侯府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庶女,这件事情闹得很大,这位郡王,长得好,人品好,最重要的是,性格好,满京城的名门闺秀,谁不想着要嫁给他,结果最后竟然要娶一个庶女。”

张兆慈奇怪的说:“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老夫人说:“外面很多人不清楚,可是太后怎么能够咽下这一口气呢,就找人好好的打听,结果还真给打听出一些事情来,说这庶女是安平侯最喜欢的那个妾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