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抵达 (第1/3页)

许棣带着家眷走的时候,但凡是在京的亲戚都过来送行,一直送到京郊十里亭。

许栀眼里含着泪,对陈兆慈说:“娘,你们且先去着,待到通州那边的店开起来了,我就去登州。”

陈兆慈轻轻的抿了抿许栀鬓边的头发,说:“你在京中好好的,不要担心我们,遇到难事了别总想着自己一个人扛着,该去找你祖父就去找你祖父,别不好意思,家中的这些长辈们,不就是给你撑腰的吗?”

许许栀听了,凑到陈兆慈的耳边,小声的说:“娘,您放心就好,我要再遇到事情,我就直接去圣上面前哭去,左右现在这事已经不是我自己的事情了,做什么非得我一个人扛着,您说对不对?”

看许栀把这些事情想透彻了,陈兆慈倒是放了心。

看看时辰不早了,许棣带着一行人,慢慢的往通州而去,从通州坐船,到临清之后,再走陆路,一路往东去登州。

一路上的艰辛自不必言说,因为还带着一个孕妇,而且是怀着双胎的孕妇,队伍走的不是很快,许棣一路上陪着,却是没有歇着,手头有很多情人誊抄过来的关于登州,以及下辖四个县的情况说明,许棣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着,待到一行人走到青州的时候,已经把登州府的具体情况铭记于心。

青州是个古城,作为九大古州之一,这座不是很大的城池却是很多文人墨客驻足之地。

曾经许棣也来过这个古城的,不过那个时候,这个城市已经是一个很现代化的地方,仅仅是有一条恢复重建的古香古色的街道,行走其间能够领略一二。

许棣曾经去过一些留在这个城市的名人故居,还去过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当时徜徉在那座生活节奏很慢的小城的时候,心里还在感慨,因为古人留下这么多的东西,让这座已经慢慢的发展起来的城市依旧是保留了几分的古韵,而这古韵,却招徕八方来宾,让这座城市京城人头攒动。

一行人在城里找了个客栈,安顿下来休整一下,准备一鼓作气走到蓬莱去。天黑的越来越早,接着吹来的风带着几分凛冽,许棣带着两个随从,沿着客栈前的那条不是很宽整的街道,走了几步看到一家做点心的。

现在的点心,无非就是一些绿豆糕红豆糕,最是精致的应该是江浙一带做的吧,许棣想到曾经尝到过青青做的点心,味道真的没得说,舅爷带着三个孩子去了江南,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心里杂七杂八的想着进了铺子之后站在人家的柜台前,一个伙计看许棣低着头看着放在上面的点心,问道:“客官可是要买点心?我们有红豆糕绿豆糕,最近还新做了一种牛舌酥,您可以先尝一尝。”

许棣看了看,尝了尝那种咸甜可口的牛舌酥,想到现在天气冷,一些点心买了来多放几天也无妨,各种都买了好些,准备要带着在路上吃。

现在的点心,没有添加防腐剂,保质期很短,买了来一般都是当天就要吃完的,伙计看许棣买的多,好心的提醒道:“客官,这点心不能多放的,最好是这几天就要吃完了。”

许棣笑着点了点头,也没有解释,付了钱之后,跟提着东西的两个随从一起,回了客栈。

饶是路上走的不快,从临清到青州,也是不远的距离,李悦溪这会累的躺在客栈的炕上,搂着那个孕妇枕,睡得昏天黑地。

看到许棣提着东西回来,陈兆慈都尝了尝,笑着说:“这个味道真不错。”

许棣没看到李悦溪,说:“把悦溪喊过来吃点吧。”

陈兆慈拦着他,说:“她这一路上很辛苦,让她睡吧,睡醒了再过来吃就是了。”

这间上房有两个卧室,外面还有一个外间,放着一张吃饭用的大圆桌,许棣坐在桌前,翻开自己的地图,仔细的看着路线。

陈兆慈把角落的一盏灯给端过来,放到桌上,看许棣在看地图,问他:“这一路过去还有多远呢?”

许棣估算了一下,说:“怎么也得有个七八百里路吧,咱们马车走的慢些,我估计还得再走四五天才能到。”

陈兆慈听了,伸头看了看许棣手里的地图,叹了口气,说:“这路实在是太难走了,最好的就是砂石路,这要是水泥路或者是柏油路,那得走的多快。”

许棣听了,笑着说:“您呀,也别嫌弃这路不好走,这路还是因为要往登州那边运兵运粮草才好好的修过呢,这要是原来的路,那真的是坑洼的让你怀疑人生。”

陈兆慈依旧是意难平,说:“我们可是在那样的时代生活过的啊,你让这吃惯了山珍海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