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齐心 (第1/3页)

进出村子的那条路上设了一个木栅栏做的栏杆,外面有人守着,运送过来的物资也是在这边放着,村子里的人一开始还不相信有人给送来了粮食,待到领到了白花花的大米,这才相信,郑伯源就着插在路边的火把看到,有些人对着自己的方向在磕头,不由得心里一酸眼里一热,有些难过。

郑伯源现在回想起当初听到岳父跟大舅哥说起一些关于民生的事情的时候,还不是很理解,现在,他理解了。

老百姓要求的真的很少,他们每年都要承担赋税,却从来没有怨言,朝廷减轻赋税他们高兴,朝廷加重赋税他们也不知道要反抗,只是想尽了法子把要求的赋税交上,但是你对他们一点好,他们却是铭刻在心,时刻谨记,郑伯源实在是不忍心看着越来越多跪在地上的人,转身就要走。

那管事一把拉住郑伯源的胳膊,低声说:“姑爷,这会正是需要你的时候呢,你可不能就这么走了,来,你站在这里,对着那些百姓喊话。”

郑伯源惊疑的问道:“喊话?喊什么话?”

管事的已经跟着许荛许棣多年了,虽然大本事没有学到,但是审时度势却是学到了不少。

管事低声说:“你就跟那些百姓喊,让他们不要惊慌,不要乱串门子,这边的粮食供应充足,他们现在就各家各户关起门来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村子里有京城来的名医,名医是杏林世家出身,本事堪比御医,让他们一定要相信大夫能够把病了的人都医好了。”

郑伯源经过在淼州这段日子的锻炼,对于这样的事情很是明白,当即就威风凛凛的站在道路正中央,高声喊了起来。

喊完了,那边的里正带着村子里的人对着郑伯源这边又行了一边礼,这才陆续的各自回家。

郑伯源突然之间觉得心里很满足,那管事的擦了擦额头的汗,低声的咕哝着:“幸好幸好,这么好的机会,姑爷赶上了,姑爷要不来,谁来喊都不是那么一回事呢。”

马光自然是听到了郑伯源的喊声,祠堂在村子的最里面,是一个占地面积挺大的地方,村里日常有些什么事情,一般都是过来祠堂商议解决,这会祠堂里面每个房间都点上了灯,照的房间里亮如白昼,祠堂前面的空地则是燃着一个火堆,火堆是从附近山上捡来的枯枝,旁边则是放着好些的药炉药罐,每个药罐子里面都放着药,几个穿着防护衣的在看着药罐子。

陈兆慈忙了一天,实在是累的不行,捶着腰,对白微跟白术说:“上年纪了,这才多久呀就觉得腰疼,我年轻那会,连着熬二十四个时辰都不觉得累的。”

白微笑着说:“夫人,您这就很了不起了,我看我们仨到了您这个年纪都未必有您这个精力呢。”

陈兆慈摆了摆手,对那边拿着纸笔记录医案的白蜜说:“白蜜,你整理好了医案之后我先过一遍,没什么问题了,咱们就再腾一份给京里送过去。”

白蜜清脆的答应一声,接着低头写字。

看看时辰,陈兆慈去祠堂前看药煎的怎么样了,一个上了年纪的夫人看到陈兆慈过来,赶紧站起来行礼,陈兆慈摆了摆手,说:“不用多礼,不用多礼,还得多谢几位大姐妹子过来帮忙才是啊。”

那位妇人赶紧摇头,说:“夫人,是我们应该好好的谢谢您才是啊,那祠堂里面的都是我们的亲人,我们都知道,感染了疫症,十有八九就是一个死,我们跟夫人素昧平生,夫人却能够不顾危险过来救治他们,我们作为他们的亲人,怎么能够站在一边看着?”

另外一个稍微年轻的赶紧说:“夫人,我们家孩子爹也在里面,他就是我们娘仨的顶梁柱,原想着我们当家的要没了,我们娘仨没个活路,也就是个死,是夫人给了我们一家人一条生路啊。”

陈兆慈赶紧说:“诸位,诸位,客套话咱们就不用多说了,咱们现在有大夫,有药材,外面还有人给咱们送粮食,所以呀,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照顾那些病了的,好好的保护好自己,想必你们也听我派人去给你们说过了,这次的疫症,就是因为喝了不干净的水才出现的,咱们只要把源头给掐住了照顾好那些病了的,这些病了的病治好了,疫症就算是被我们打败了。”

一个夫人忧心忡忡的说:“夫人,我听我祖母说过,她说她小时候听说过,一个地方的人得了疫症,最后那个地方方圆百里都被少干净了,才把这个疫症给清除干净,我们是不是也要被人给烧了啊?”

听到这些话,旁边站着的几个人也有些害怕的看着陈兆慈。

陈兆慈自然是从史书上看到过,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