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准备 (第1/3页)

期盼也好,伤感也罢,第二天的太阳照常升起。

路嬷嬷休息了一晚上之后,又恢复了神采奕奕。

许栀取道京城去越州,要带着的行李就需要细细的打点,张兆慈忙着给她做各种的丸药,越州地处南方,冬天湿冷,夏天炎热,湿冷要用暖身子的方子,而炎热则是要备下一些预防中暑的药材。

许栀跟着路嬷嬷忙前忙后的准备行李,多带一些适合南边四季的衣物,还有那些首饰之类的,路嬷嬷跟许栀商量着带哪些合适,毕竟,许栀去了越州之后,就要跟着三舅舅张兆枳学着做买卖,有些时候为了方便还得穿男装的。

许家众人忙活,王嬷嬷也在忙活,作为家中的姑娘,郑源源自然是有些家底的,但是这些东西是不是要带着去越州,还是得好好的琢磨琢磨。

京城的宅子,在王嬷嬷看来,隐秘性也不是很好,毕竟,跟平西侯府是挨着的,而且两房之间仅仅用一道月亮门隔开了,原来那个封存了很多年的库房开了之后,听京中守宅之人给河西传过来的信上说,大房那边经常有人过去巡视,打着的就是预防宵小之辈趁着家中无人之际过来行盗窃之事。

王嬷嬷看着那些装满了首饰的匣子,说:“姑娘,这些东西带着一路去南方有些不合适的。”

郑源源说:“嬷嬷,这些东西放到京城的宅子里就合适了吗?我倒不是在意这些东西,我就是不想这些东西便宜了大房那起子人。”

郑源源的亲娘大陈氏当年带着嫁到平西侯府的嫁妆,大件的都在府里的库房封存起来,但是还有些首饰之类的被小陈氏给摸了去,郑源源听自己的哥哥说,小陈氏经常带着出门见人的那几样比较名贵的首饰,就是自己的娘亲大陈氏留下来的。

王嬷嬷说:“姑娘呀,家中还有老夫人在呢,而且既然府里派人过来操持了咱们公子跟奶奶的婚事,自然是不能小觑了咱们二房,这次回去,留在家中的东西造个册子,交给老夫人帮着保管,还能出什么纰漏吗?”

郑源源只得同意下来,王嬷嬷得了郑源源的首肯,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忙活了两天,郑源源的身体也允许了,许家众人还有张家岳家的表哥表弟们,把许栀一行人一直送到甘州的十里亭。

许栀他们走了之后,许茹也要带着自己家的这些孩子回泰安,毕竟,明年还有一个准备要下场的,总得关起门来苦读些时日才好的。

又把许茹他们送走了,许家的院子一下子空了下来。

张兆慈兴致不是很高,晚上许荛带着一些资料回来,两个人坐在炕桌前,许荛看资料,张兆慈翻看着一本自己做的笔记,看了两页,叹了口气,说:“老许,我觉得我总是这样闲着不好。”

许荛听了,放下手里的东西,看着张兆慈说:“你以前不是总说就盼着自己退休了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吗?”

张兆慈说:“那是忙的太累的时候发的牢骚而已,老许,你不觉得我现在是在浪费我的生命吗?”

许荛说:“那你想要做什么呢?”

张兆慈说:“你说我办一个巡诊怎么样?”

许荛说:“巡诊?现在这个条件,哪里能够像现代那样,让你能够带着医疗队送医下乡呢?”

张兆慈说:“我不是培训了那么多的医疗人才吗?我带着他们一起,让他们也有个实战的机会不是?”

张兆慈说:“这样的话,还真是一件好事呢,不过咱们还是得先做个周密的计划才是,你要带着人下乡,我首先得保证你们的安全,现在这个时代,可没有那些先进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你要真的带着人进了山里,我想要找个人都很难的。”

张兆慈说:“太危险的地方我也不能去不是?我琢磨着,我也不去的太远了,就在咱们甘州这边转转,你现在是这边的父母官,我在你的地盘上,总是安全一些的。”

许荛想了想,也是有几分的道理,也就答应下来,不过张兆慈这边想要把这件事情落到实处,需要准备的东西可不是一星半点的。

许荛第二天接到一封信,是京城陈五福派人从特殊的通道送过来的,而且送过来许荛还需要用一些特殊的手段之后,才能够知道信上写的是什么东西。

按着双方约定好的程序,许荛看过信之后,当时就回了自己的家里。

张兆慈看着工作时间回来的许荛,惊讶的说:“你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出什么事情了吗?”

许荛拿出那封信,也没有进屋,就在院子里,对张兆慈小声的说:“陈公公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