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秘辛 (第1/2页)

许栀回到府里,就被郑家老夫人安排人悄悄的请到了自己的院子。

许栀进屋之后,就看到郑家的老夫人坐在临窗的大炕上,面前的炕几上放着几样东西。

许栀赶紧福了一礼,说:“伯祖母安好。”

郑家老夫人赶紧让许栀坐到自己的对面,许栀这才看到,炕几上放着一个一半的如意扣,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玉佩,不过这两样东西质地不是多好。

郑家老夫人说:“源哥儿媳妇,明日一早你就要启程去越州,伯祖母这比那还有几件事情要交代与你。”

听到要交代事情,许栀赶紧挺直了腰板,上午在家中,祖父把自己唤到前院书房,开场白也是这养一句话。

看到许栀的样子,郑家老夫人不由得笑了笑,说:“这几样东西,你带着去越州,见到源哥儿交给他,这是咱们平西侯府当年那一批跟着他祖父之人的后代。”

郑家老夫人这句话许栀好好的消化了之后才明白是什么意思,上午自己的祖父刚给自己说了当年郑家二郎郑嵘曾经带着一队人马上战场,郑嵘在战场牺牲之后,这一队人马就不知所终,谁知道竟然掌握在一个老太太的手里。

许栀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郑家老夫人说:“这里面有些事情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你把这两样东西,还有这一封信带着,去了越州之后见到源哥儿一起交给他,他自然是能够明白的。”

许栀点了点头,老夫人接着说:“有一对人马,已经去了越州,还有一队人马,明日一早会跟着你还有源姐儿一起启程,还有一位老管事,是家生子,当年一直是他去冀州老家处理事情,明日一起跟着你去,你去拜了那边的宗祠之后,将名字写入族谱,直接就往越州去,不要在那边多耽搁。”

许栀连忙称是,正老夫人从身边拿出来一个小盒子,看到小盒子,许栀觉得心情挺复杂的,觉得家中的长辈其实都是一样的心思,孩子要出门,总是怕孩子身上带着的钱不够用的。

郑家老夫人说:“这些钱你带着,你跟源哥儿大老远的去越州不容易,这些钱你们拿着做安家的费用。”

许栀连忙推辞,说:“伯祖母,真的不用,我们有钱。”

郑家老夫人说:“伯祖母老了,以后就要一直呆在这个院子里,这些钱放在伯祖母的手里没什么用,你带着,你跟源哥儿还要照顾源姐儿呢,源哥儿媳妇,日后源姐儿就要劳你这个嫂子来照顾了。”

许栀说:“伯祖母,长嫂乳母,我给源姐儿操劳是应当的。”

郑家老夫人把那个盒子轻轻的推到许栀的面前,说:“拿着吧,就当是我这个做祖母的最后给这两个孩子的一点念想了。”

许栀看看那个小盒子,又一脸担忧的看着郑家老夫人,郑家老夫人看着许栀清亮的大眼睛,心里不由得一软,叹了口气,说:“源哥儿媳妇,我i们平西侯府,跟别人家不一样,虽然是侯府,府中也有先帝赐下来的丹书铁券,但是爵位跟丹书铁券赏赐的却不是一个人,你知道为何?”

许栀摇了摇头,这算是平西侯府的秘辛了,许栀知道他们永宁侯府的丹书铁券就供奉在家中后院的家祠之中,逢年过节侯爷都要亲自过家祠供奉。

老夫人说:“咱们平西侯府,虽然当初跟这京城之中四公八侯一同赏赐下来的爵位,丹书铁券却因为先祖站错了队,被当时的圣上收了回去。”

许栀听到这里,腰杆子不由得挺得更直流,郑家老夫人看许栀一脸的肃穆,笑了笑,说:“这些事情,都是老平西侯临终之前要交代给下一辈的,只可惜,你们的伯祖父,当年去的突然,这些事情就没有向你们的伯父交代,后来,我因为心灰意冷,一直守在佛堂,这些过去的事情,就不怎么想起来了。”

郑家老夫人眼神悠远,说:“能够保留爵位,还是因为当时得了太祖的一道赦令,我们平西侯一脉,战场上起家,曾经多次救助太祖脱困,太祖是个厚道人,就给了平西侯府一道免死金牌,因为祖辈的处置不当,丹书铁券跟免死金牌一并被朝廷收回之后,侯府又经历了两代,才有了从新征战沙场的能力。”

许栀自然是听说过当初在战场之上,郑家那位文武全才的二郎救了先帝一命,只是不知道,先帝竟然把丹书铁券又给了平西侯府。

郑家老夫人说:“你们的大伯父,不是个有上进心的,这平西侯的为来,还是要担在源哥儿肩上。”

平西侯老夫人叹了口气,说:“伯祖母今天把这些事情交代给你,是希望你去了越州之后,把事情跟源哥儿讲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