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准备 (第1/3页)

陈兆慈能说什么,z只能把人收下来。

太老夫人笑呵呵的说:“你放心,我让他们自己带着干粮,再多带着银子,粮食,把你送到淼州之后,在淼州自己找个客栈住着,什么时候你要回京城了,再护送你回来就是。”

陈兆慈赶紧拒绝道:“祖母,好祖母,你这是要做什么呀,既然人跟着我走,我还能不管大家伙的吃喝拉撒吗?别人不知道我的家底,您还不清楚吗?这点钱我还是有的。”

太老夫人点了点头,说:“既然你这样说了,那你就自己照应这些人的食宿,淼州这会正是遭了灾的时候,我小时候也是经历过水灾,知道水灾过后民不聊生的惨状,咱们小九在淼州吃苦了,今日天晚了,明儿个我让人给你送点东西你帮我捎了去。”

陈兆慈听到太老夫人说要让自己捎东西,不由得想起下午宁氏妯娌几个送过去的荷包,一下子笑了起来。

太老夫人奇怪的问道:“‘我说让你捎东西,你笑什么?”

陈兆慈就把下午宁氏她们去送荷包的事情跟太老夫人说了,太老夫人心里很是欣慰,拉着陈兆慈的手,说:“我呀,当初给你们妯娌几个铺子庄子的让你们自己经营着,还真是做对了呢,也是咱们家大爷热心肠,不嫌麻烦,费心费力的帮着这些伯娘婶娘们操持着,要不然,那几个庄子铺子的还能这么挣钱吗?”

陈兆慈笑着说:“那也是祖母您老人家英明。”

太老夫人微微的叹气,说:“家里孩子成家了,继续这样住在一起,难免你看我这样我看你那样的,男人倒还差些,成日里在外面奔波,眼界始终是要宽一些,可是女人家呢?一直在后宅之中,再没有些让她们做起来开心的事情做着,眼睛总是盯着别人看,只会看到别人的好处,看不到别人家的难处,时间长了,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矛盾。祖母我呀,手头那些铺子庄子的到最后不还是要交到你们这些孩子的手里吗?早交晚交的都是一样交,倒不如拿出来让你们自己做着看,我倒是没有想到咱们大爷真是个本事人,竟然让那些庄子铺子的成了一个个下金蛋的母鸡。”

太老夫人说完了哈哈的笑了起来。

又闲话几句,许荛跟陈兆慈就告辞回去了,陈兆慈一直不放心自己走了之后太老夫人的身体,太老夫人虽然年纪大,府中现在来了客人,轻易也不出来见面了,却是这个大家庭的定海神针,陈兆慈一直精心的调养她的身体,也是太老夫人的底子好,而且打小跟着习武,现在人老体衰,比起同龄人,气血好很多。

陈兆慈回去就琢磨着要做些什么药给留在家中,房里的灯一直到三更天才熄了。

许荛跟陈兆慈走了之后,太老夫人坐在炕上,想了想,让丫鬟去把沈嬷嬷请了过来。

沈嬷嬷年事已高,原本她的子孙要把她接回家中奉养的,她回家待了两天就待不住了,非得闹着要回来,太老夫人也是舍不得,名为主仆,两个人情同姐妹,分开了感觉少了很多东西一样,沈嬷嬷回来就算是不做事情,就在太老夫人后院的厢房安歇着,太老夫人跟沈嬷嬷都觉得心里踏实。

沈嬷嬷过来之后,太老夫人说:“我记得我这里还有三万两点银票,收到哪里去了?”

沈嬷嬷从梳妆台下面一个抽屉里拿出一个黑漆螺钿的盒子,盒子上锁着一把黄铜细锁,沈嬷嬷从梳妆盒里面找出来一柄细细的钥匙,开了锁之后,拿出一沓银票。

太老夫人看着那些银票,对沈嬷嬷说:“我要离了你,什么都找不到。”

沈嬷嬷问道:“太老夫人找这些银票是要做什么呢?”

太老夫人说:“在过几日兆慈要去淼州,淼州刚刚遭了水灾,听说去淼州的路刚修好呢,也不知道咱们小九在淼州还有没有粮食吃呢,我让兆慈帮我带些银票过去,再找人去帮着买些粮食给送到淼州去。”

沈嬷嬷想了想,说:“我前几日好像是听说咱们家四姑奶奶很早就跟着四姑爷带着粮食还有药材去了淼州,听说还是咱们大爷托了槽帮马家的船给送过去的呢。”

太老夫人听了,微微的一愣怔,说:“是吗?咱们家这个四姑奶奶呀,嫁了人之后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呢。”

沈嬷嬷笑着说:“那也是太老夫人您帮着保了一门好亲事呀,林家当年可是记着您的恩情呢。”

太老夫人摆了摆手,说:“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咱们就不要再提了,我看就是咱们家四姑爷的亲爹都未必清楚这里面的事情呢,不过这两口子都是好孩子,家里姊妹不管是谁家有了难处,他们都是尽心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