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好细好白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季正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环视众人,铿锵有力地说:“我们的使命,是制造出品质超群的盐。” “我的愿望,是让清风县繁荣昌盛,让百姓们过上富裕生活,让所有人共享富饶!” 随从们沉默了片刻。 其中一个打破宁静:“大人所言极是。只是,制盐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得懂很多技术。” 又一人担忧地说:“而且,卖盐是官家的事儿,搞不好会惹麻烦的。” 季正洋摆了摆手,信心满满:“你们啊,就是瞎操心。 撑死胆大饿死胆小的。清风县都这么穷了,怕啥?! 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找人手。只要人找对了,其他都好说。” “那...那大人,我们该如何去找人呢?”一个随从小心翼翼地问道。 季正洋笑了笑,胸有成竹:“首先,咱们得写个招聘启事,贴得到处都是。你们也可以到乡下去,让大伙都知道这个消息。” “那找到了人之后呢?”又有人追问。 季正洋耐心解释:“找到了人,咱们就培训。教他们怎么做,怎么生产出好盐。” 随从们听了,都兴奋不已:“大人,我们就跟着您干了!” 季正洋笑着回应:“好!咱们一起干!现在先吃饭,吃饱了再好好商量!” 酒足饭饱之后,一行人返回县衙。 回到县衙后,季正洋径直走向书房。 他铺开纸张,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不一会儿就写好了招募公告: “清风县招募志士,共谋精制盐业之革新,以造福苍生。凡有志之士,诚心应聘,请速至县衙报名。岗位多样,待遇优厚。” 写完后,他吩咐书吏依葫芦画瓢,又写了很多张。 随后,季正洋嘱咐随从们:“你们将这些公告张贴在县城各处显眼的地方,并在人多的地方进行口头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消息。” 随从们齐声应诺:“遵命!” 一个时辰之后,招工广告已遍布清风县的大街小巷。 接下来的几天,县衙门前热闹非凡,人来人往。 有的是满怀壮志的青年,有的是好奇的百姓,都想要一睹招募的盛况。 大堂内,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季正洋端坐在公案后,眼神犀利如鹰,仔细地观察着每 一位应聘者。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游走,忽然停在了一个中年人身上。 那人身材魁梧,面容坚毅,仿佛经历过许多风雨。 “你叫什么名字?”季正洋问道。 “小人李铁柱。”中年人回答道。 “有何特长?”季正洋继续问。 李铁柱微微一笑,坦然道:“小人世代以捕鱼为生,对于驾船非常熟悉,而且力气也比较大。” 季正洋满意地点点头:“本官任命你为盐场主管,务必要尽心尽力,不负重托!” “小人一定不辜负大人的期望!”李铁柱跪地叩首道。 面试结束后,季正洋带领工匠们前往海边。 经过一番仔细考察。 季正洋选定了一片靠近海边、地势平坦且沙质优良的滩 涂作为晒盐场。 建设工作也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 数百名劳工在季正洋的指挥下,辛勤劳作于沙滩之上。 他们挖掘池子、铺设沙层、修建堤坝...... 季正洋一边指导工作,一边鼓舞士气:“兄弟们,加把劲儿,早日建好晒盐场。” 随着时间的流转,一片片方形晒盐池在海滩上错落有致 地排列开来,堤坝将海水引入每一个池中。 随着太阳升高,海风轻拂,水面上泛起阵阵波澜。 在阳光和风的共同作用下,水分逐渐蒸发,留下了一层厚厚的盐霜。 经过数日的曝晒,晒盐场的盐终于结晶了。 季正洋站在晒盐池旁,看着眼前白花花的盐,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 他高声对众人说:“现在,我们要进行最后的制盐步骤了,大家要认真看,待会儿我会详细讲解每个步骤。” 对他来说,制作精盐其实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毕竟初中的时候,就做过粗盐提纯的实验。 现在,只不过是在更大的规模上实现这个过程而已。 夕阳西下,余晖洒满了整个晒盐场,金黄的光芒映照在盐粒上,闪闪发光。 季正洋指着眼前大颗粒的盐说:“这些盐还只是粗盐,想要它们变得更纯净,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炼。”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说:“下面我会示范一下,如何将粗盐提炼成精盐。大家一定要仔细听,认真看,不要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季正洋站在晒盐池旁,开始讲解提炼的步骤:“首先,我们需要将晒好的盐进行初步的筛选。” 他拿起筛子,轻轻地筛动着盐。 去除掉其中的泥沙和杂质。 “这个步骤看似简单,但其实非常关键。只有去除杂质,才能保证最终得到的精盐纯净无瑕。”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