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心生疑窦 (第1/1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这时,季正洋注意到嬷嬷脑后的簪子。 那根玉簪通体晶莹剔透,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散发着淡淡的温润光泽。 他不禁心生疑窦。 接着,他又向其他宫女、太监打探:“杨思絮的义父是谁?” 得到的答案都一样:“是骆公公。” 深秋的寒意已经悄然降临。 天空呈现出一种深沉的蓝色,稀疏的云朵像是被风驱赶着缓缓移动。 季正洋身着官服,步履匆匆地穿过回廊,朝大殿走去。 大殿不远处,小忠子迎了上来。 他面带微笑地向季正洋行礼:“季大人,请在此等候。我这就去禀报陛下。” 季正洋点点头。 过了一会儿,小忠子回来说:“季大人,陛下正在和一位公公在谈事。还请在此稍作等候。” 他微微一笑,表示理解:“有劳小公公了。” 季正洋站在殿外,耐心地等待着。 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每一刻都让他感到格外漫长。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季正洋转头一看,一位身穿官服的公公正从大殿走出。 他与季正洋擦肩而过。 季正洋不禁微微皱眉,总觉得这位公公有些面熟。 过了一会儿,小忠子再次出现在季正洋的面前:“季大人,陛下请你进去。” 季正洋紧随小忠子走进了大殿。 大殿内金碧辉煌,龙旗飘扬,气氛庄重。 他向坐在龙椅上的皇上深深一鞠躬。 “启禀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皇上微微点头,目光炯炯有神地注视着他,语气温和:“季爱卿,你辛苦了,坐下来说吧。” 季正洋微微一笑,以示感激。 他走到旁边的红木椅坐下,挺直身子,开始汇报。 “陛下,经过微臣连日调查,姜怀仁越狱一案已经有了眉目。” 季正洋缓缓说道:“据臣查明,姜怀仁练就了缩骨功,成功越狱。 而内侍府骆公公和禁军首领杨思絮与姜怀仁有勾结。 他们合谋陷害崔府谋反,目的就是为了私拿崔府宝物砗磲手串。” 皇上端坐在宝座上,神情庄重,心中不禁泛起涟漪。 季正洋继续说道:“骆公公在得知罪行败露后畏罪自杀。 臣带领精兵强将追杀杨思絮,最后他身负重伤,落入永宁门外的浐河中。” “很好,季爱卿。”皇上嘉许地点点头。 季正洋心中涌起一股激动。 他恭敬地回道:“谢陛下。”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接着道:“今日你来得正好。” “朕思量着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欲要彰显我大唐的昌隆之景。中秋宴会交予你筹办,如何?” 季正洋心领神会,回答道:“臣遵旨。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负陛下所望。” 皇上开怀大笑:“如此甚好。你便去准备吧。有任何需要,随时来禀报本宫。” 季正洋叩头道谢,然后缓缓起身,退出大殿。 阳光透过轻纱似的云雾,洒在皇宫的庭院中。 他回到将作监殿,眼前一片繁忙的景象。 工匠们正忙碌地准备着各种材料,铁锤敲击声、木槌捶打声、锯子拉动声交织在一起。 季正洋开始忙碌地指导工匠们工作。 这时,小忠子走进庭院,身后跟着几个随侍。 他走到季正洋面前,双手合拢,行了一个标准的宫廷礼:“季大人,皇上有旨。” 季正洋心头一跳,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整理衣冠,跪在公公面前:“臣季正洋接旨。” 小忠子清了清嗓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宣读道: “季爱卿查案有功,才思敏捷,今特提升为侍中,正三品官职,与尚书仆射、中书令同居宰相之职,以表彰其功绩。” 季正洋心头一暖,叩头道:“臣谢陛下隆恩。” 小忠子微微一笑,将一纸黄绫圣旨递给季正洋。 季正洋双手接过。 小忠子眼中满是赞赏:“季大人,皇上对您的才华颇为看重。望您继续为大唐效力,再创辉煌。” 季正洋点了点头,郑重地回答:“臣必定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望。” 随后,小忠子带领随侍离开了庭院。 季正洋将圣旨小心翼翼收好,心中暗下决心:我不仅要解咒成功,我还要名利双收! “恭喜季大人升职!” 周围的工匠们也纷纷围上来祝贺,整个庭院充满了欢声笑语。 此刻,阳光似乎更加明媚了。 季正洋思考着接下来的中秋宴会。 他穿越来的,知道后世的中秋习俗,但现在还处于唐代初期,很多习俗还没有形成。 他决定先了解一下大唐的中秋佳节习俗。 他目光转向一位工匠,这位工匠身着蓝色长袍,头上缠着一条毛巾,正专心致志地敲打着一块铁板。 季正洋走上前去,礼貌地问道:“李匠人,大唐的中秋佳节都有何习俗?” 李匠人停下手中的工作,抬起头来,饶有兴致地说道:“中秋佳节,乃我大唐盛事。宫中会有一系列庆典以贺此节。”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