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身世之谜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柳小海仔细回想了一下。 然后缓缓开口:“大人,那人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但总是穿着一件黑色的斗篷,遮住了大部分脸庞。声音有些尖细。至于特殊的疤痕,我倒是没有注意到。” 季正洋听后,心中已有了更清晰的画像。 他接着问道:“你再仔细想想,那人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标记或者疤痕?” 柳小海闭上眼睛。 努力回忆着那人的每一个细节。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睁开眼睛,兴奋地说道:“哦,我想起来了!那日在春宵楼,我曾无意间瞥见他的左肩处有一个红色的印记,形状像是只蝙蝠。” “姜怀仁!” 季正洋和苏凌峰几乎异口同声喊道。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震惊。 这个名字,他们并不陌生。 当年,姜怀仁因进献和氏璧有功,被封为正四品太府寺少卿,后来更是一路高升,官至正三品尚书令。 然而,后因“五娘子”小名遭皇上怀疑,被季正洋扳倒入狱,最后竟越狱逃跑,至今下落不明。 季正洋迅速整理思绪。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 既然姜怀仁被皇上下令追捕,那就不大可能有机会再入宫。那么,这阿肌苏丸又是从何而来? 难道这一切都是巧合?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决定重新梳理案件的线索。 失踪女子、阿肌苏丸、子母玉以及姜怀仁的神秘出现,这一切之间到底隐藏着怎样的联系? 季正洋知道,他必须尽快查明真相。 这不仅是为了给杨花和柳家一个公道,更是为了维护清风县的清明和安宁。 季正洋温和地看着柳母,轻声问道: “老人家,你是否知道杨花的身世之谜? 如果你能提供线索,或许能帮助我们尽快破案。” 柳母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但看到季正洋那坚定的眼神,她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回忆起那段遥远的往事。 “大人,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 那玉佩确实与阿花的身世有关。 当年,我家老头子跟随前朝兵部尚书柳大人流放到岭南。 一日,一个年轻的女子带着一个小孩来看望柳大人。 她与柳大人交谈了许久。 最后将孩子留在了柳大人身边。 然后她独自返回了东都。 可能是因为那时正值春季,杨花盛开。 柳大人感慨万分,所以为孩子取名‘杨花’。 后来,柳大人的身体每况愈下,还感染了瘴毒。 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将杨花托付给了我们抚养。 那玉佩便是他们留下的唯一信物。” 季正洋听完柳母的叙述后,眉头紧锁,露出了一丝诧异的神情。 他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那女子愿意将孩子留在岭南,而非带回东都,这其中必有蹊跷。东都作为当时的国都,生活条件和资源无疑比岭南要好得多。她愿意让孩子留在条件艰苦的岭南,这背后必然隐藏着某种原因。” 季正洋顿了顿,继续分析道:“我猜测,东都可能对孩子存在着某种危险或不利因素。这也许是她决定留下孩子的主要原因。结合我们目前调查的情况,失踪女子、阿肌苏丸以及那块玉佩,这一切似乎都与东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季正洋的目光变得坚定而又深邃。 他对县尉苏凌峰说道: “凌峰,咱们必须尽快去趟东都,尤其是那春宵楼。 必须弄清楚与柳大人和那女子有关的人和事。 只有揭开这些谜团,我们才能揭开这背后更大的阴谋。” 柳母听到这里,担忧地问道:“大人,那老妇和小海……会不会有危险?” 季正洋站起来,向柳母深鞠一躬:“老人家,您和小海提供的线索非常宝贵。请您放心,我们会竭尽全力保护你们的安全,还杨花一个公道。” 他转过头小海说道:“小海,我们会立即追查姜怀仁的下落。在此期间,你们母子俩一定要小心行事,确保自身安全。” 柳小海点头答应。 季正洋带着众衙役离开了柳家。 回到县衙后,已是傍晚。 夕阳的余晖渐渐散去,县衙的大门在暮色中显得愈发庄重。 季正洋步履沉重地走进县衙,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崔知温早已等候在大门口,看到季正洋一行回来,立刻迎了上来。 关切地问道:“季大人,案件可有新进展?” 季正洋微微点了点头。 眉宇间透露出一丝沉重。 季正洋轻轻拍了拍崔知温的肩膀,示意他跟随自己进入县衙。 两人在昏黄的灯光下边走边聊,身影交错。 “崔县尉,我计划明日去趟东都。”季正洋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崔知温,“在出发之前,我想向云燕飞多了解一些关于姜怀仁的事情,这样或许能更好地查案。” 崔知温闻言眼睛一亮,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季大人,那太好了!”崔知温激动地说道,“我这就带您回家,我姐夫一定也很高兴能与您共饮一杯。”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